疫情下的心理防护:如何管理你的恐惧?
疫情下的心理防护:如何管理你的恐惧?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给许多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全球压力、失眠、焦虑和抑郁的程度都显著高于往常水平,即便到了2022年,这些症状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20年之前。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身体稍有不适就担心感染病毒,家人打个喷嚏也担心得了肺炎,不敢出家门,不停地搜索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消息,时不时觉得胸闷憋气却不敢去医院检查,看见小区里来了救护车就认为是感染的病人,担心下一个得病的是自己,一天要测几遍体温,洗无数次手,用各种消毒剂每天消毒房间……
这些反应,其实都是面对疫情这个巨大应激源时的正常反应。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科学地管理和缓解这些恐惧情绪。
合理获取信息,避免过度关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反而会加重焦虑。建议每天查看疫情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关注官方和权威信息来源,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消息。同时,要注意平衡负面和正面信息,既要关注确诊率和死亡率,也要关注治愈率、医疗进展等积极信息。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相似的时间睡觉和起床,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和锻炼,哪怕只是简单的散步或跟着音乐跳舞,都能有效减轻焦虑和改善情绪。注意饮食均衡,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含糖、脂肪或盐的食物。
学会放松和调节情绪
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或瑜伽等放松运动。也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写日记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如果感到情绪难以自控,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可以联系医务人员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或者拨打预防自杀热线。
保持社交联系
在疫情期间,虽然需要保持社交距离,但并不意味着要孤立自己。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历。也可以参与一些线上社区活动,与他人一起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避免不健康的应对方式
过度使用酒精、烟草或其他药物来应对压力,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样,过度依赖手机或社交媒体,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也可能加重焦虑和抑郁情绪。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发现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或者导致持续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以联系当地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者通过雇主的员工援助计划获得心理咨询。
参考资料
- 妙佑医疗国际:2019 冠状病毒病 (COVID-19) 和您的心理健康
- 北京安定医院:科普 | 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疫情时期,专家教您如何应对恐慌
- 西南大学:学校统筹制作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系列微讲座今起上线
-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出版《疫情中的心理关爱手册》
- 调兵山市人民政府:防疫科普
- 小红书:广泛性焦虑是什么
- 小红书:你们害怕过年吗?
- 小红书:快速释放焦虑恐惧的方法!
- 小红书:面对LA山火,我们如何守护心理健康?
- 小红书:最新的疫情动态及防护手段
记住,你并不孤单。在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时,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适应和调整。通过科学的方法管理和缓解恐惧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