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App:小心隐私被"偷"
赚钱App:小心隐私被"偷"
春节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赵祥云在返乡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许多农村老人沉迷于刷App赚钱。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农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使用各种赚钱App,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章、完成任务等方式赚取小额收益。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赚钱方式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私泄露风险。
赚钱App的诱惑
以赵祥云的三姨为例,她通过刷App赚钱,三年时间总共赚了2323.8元。虽然收益微薄,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四川资阳77岁的余老太更是将每天刷手机短视频所得收益详细记录在账本上,这一行为在社交媒体上走红。
隐私泄露的风险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这类赚钱App可能存在严重的隐私泄露风险。为了提供个性化服务,App往往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位置信息、设备信息、使用习惯等。这些信息如果被不当使用或泄露,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专家建议
面对这样的风险,专家建议用户在使用赚钱App时要格外谨慎。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有良好口碑的App;其次,不要轻易授权App获取个人信息;最后,要定期检查App的隐私设置,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监管加强
针对App隐私泄露问题,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上海市政协委员游闽键提交《关于加强APP抓取、窥探用户隐私治理的建议》,提议各监管部门加强全链条监管,加大对违规App的曝光和处罚力度。
安全使用建议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何在使用赚钱App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仔细阅读App的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了解App会收集哪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将如何使用。
不要轻易授权App获取不必要的权限,如通讯录、位置信息等。
定期检查App的隐私设置,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不要在不信任的App上输入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
如果发现App有违规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赚钱App的出现确实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帮助父母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如何安全使用这些App。同时,我们也期待监管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监管,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