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亚裔心理学学生的困境:当学术追求遭遇种族歧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亚裔心理学学生的困境:当学术追求遭遇种族歧视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rnz.co.nz/news/chinese/539238/article
2.
https://www.rnz.co.nz/news/chinese/525237/article
3.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27471
4.
https://jic.co.nz/zh/new-zealand-mental-health-resources-free-counseling/
5.
https://www.kannz.com/asian-mental-health-and-wellbeing-summit-2024/
6.
https://caldausa.org/blog-%26-newsletter/f/taaf%E5%8F%91%E5%B8%83%E3%80%8Abeyond-the-surface%E3%80%8B%EF%BC%9A%E8%A7%A3%E5%86%B3%E4%BA%9A%E8%A3%94%E9%9D%92%E5%B0%91%E5%B9%B4%E7%9A%84%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5%8D%B1%E6%9C%BA
7.
https://caus.com/all-articles/news/408732/

新西兰亚裔心理学学生陈嘉豪(Kyle Tan)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令人震惊的现实:许多亚裔心理学学生为了获得实习机会,不得不刻意"洗白"自己,避免讨论让欧裔同行感到不舒服的种族话题。

这项发表在《亚裔美国人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通过访谈四位具有不同移民背景的亚裔心理学者,展现了种族主义对亚裔心理学者的普遍影响。研究发现,亚裔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面临系统性的歧视,他们被迫隐藏自己的文化身份,甚至在学术讨论中避免涉及种族议题。

陈嘉豪指出,这种现象反映了心理学培训中存在的"白人心理学"问题。"白人心理学"指的是一个以白人视角为中心的学术体系,它要求亚裔学生在学术环境中同化为白人,忽视甚至抹除他们的文化身份。更令人困扰的是,亚裔学生还面临着"文化劳动"的困境——他们被期望在与亚裔相关的课题上展现出专业性,但却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这种系统性的歧视不仅影响了亚裔学生的学术发展,更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显示,种族歧视会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低自尊等心理健康问题,并影响他们的成年生活。在新西兰,这一问题尤为严峻。根据亚裔家庭服务中心2021年的报告,44.4%的新西兰亚裔表现出抑郁症状,其中年轻亚裔的比例更是高达61.3%。

面对这样的挑战,陈嘉豪呼吁进行系统性变革。他建议亚裔心理学者积极主动地用反种族主义框架来武装自己,挑战白人种族框架,创造有利于亚裔心理学繁荣发展的环境。同时,他也强调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呼吁在心理学课程中纳入更多亚裔内容,而不是将其边缘化或象征性地提及。

为了推动这一变革,陈嘉豪成立了"新西兰亚裔心理学团体",旨在聚集亚裔心理学家和学员,共同应对系统中的种族主义。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支持,许多亚裔心理学工作者和学生纷纷加入,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推动心理学领域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对于个人而言,面对种族歧视带来的心理压力,专家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1. 认识到这不是你的错:遭遇歧视并非个人问题,而是源于歧视者的偏见。保持冷静,避免自我责备。

  2. 允许自己释放情绪:通过倾诉、运动或创作等方式表达愤怒和压力,不要压抑负面感受。

  3. 寻求支持:向信任的朋友或社群倾诉经历,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健康专业人士。

  4. 记录细节:记下事件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及具体言行,这些信息对后续维权至关重要。

  5. 参与反歧视活动:加入抗议游行或社区倡议,为改变社会现状发声。

面对种族歧视,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变革,而应积极主动地用反种族主义框架来武装自己,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