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清欠:农民工讨薪难怎么办?
年底清欠:农民工讨薪难怎么办?
岁末年初,本该是农民工收获劳动果实、欢欢喜喜回家过年的时刻,然而,讨薪难的问题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许多农民工的心头。据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法院速审速执拖欠农民工薪资案件2488件,帮助农民工追回“辛苦钱”7008万元。这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农民工的辛酸故事,也折射出农民工讨薪难这一顽疾的严重性。
农民工讨薪难,难在何处?
农民工讨薪难,难在企业经营困难。以厦门象屿集团为例,这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虽然资本实力雄厚,但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账面资金已不足以覆盖短期借款,资金压力巨大。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国有企业也难以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讨薪难,难在工程建筑领域债务链条复杂。在建筑行业,层层分包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出现承包合同纠纷,农民工很容易成为欠薪的直接受害者。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拖欠农民工工钱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包工头黑心,故意拖欠;二是工程建设方拖欠工程款,包工头拿不到钱发给农民工。”
农民工讨薪难,还难在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在长沙某教育培训机构拖欠工资的案例中,6名老师虽然与机构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在离职时没有及时主张权利,导致被拖欠的工资迟迟未能追回。而在许多情况下,农民工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没有签订,维权时往往因缺乏证据而陷入被动。
政策发力,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面对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有力支持。
在政策法规层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欠薪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畅通维权渠道,严惩恶意欠薪。各地也纷纷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快立、快调、快审、快结”长效机制,提高维权效率。
数字化维权平台的推广使用,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湖南长沙,农民工只需扫描“没发工资请扫我”维权处理平台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反映欠薪线索。这种便捷的维权方式,大大降低了农民工维权的门槛。
司法保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湖北省安陆市检察院通过办理一起老年农民工讨薪案件,不仅帮助51名农民工讨回了7年欠薪,还联合工会、人社等部门出台相关制度,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
农民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面对讨薪难的问题,农民工自身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首先,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没有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工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自己工作时间和工资标准的材料。这些证据在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再次,要及时投诉举报。一旦发现工资被拖欠,应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者通过各地的欠薪维权平台反映情况。不要等到欠薪时间过长,证据灭失,才想起来维权。
最后,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如果通过行政途径无法解决问题,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必要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辛勤付出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解决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农民工自身增强维权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农民工讨薪难这一顽疾找到根治之策,让农民工不再为“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