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粤村情·梅州卷》: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
《全粤村情·梅州卷》: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
近日,一部历时九年编纂的巨著——《全粤村情·梅州卷》正式出版发行。这套共22册、2416万字的丛书,详细记录了梅州市7021个自然村落的历史人文风貌,为梅州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这座位于广东东北部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这里不仅孕育了独特的客家文化,还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和华侨历史。如今,梅州正以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部书,一座城:《全粤村情·梅州卷》的编纂历程
《全粤村情·梅州卷》是广东省地方志办统一组织、市和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共同承担的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的重大成果。自2015年11月启动编纂工作以来,历时9年完成,图文并茂、真实全面地记录了梅州市7021个自然村落基本情况和历史人文风貌,包括村落由来、建置沿革、姓氏人口、生产经营、物产资源、传统建筑、风俗习惯、文物遗迹等内容。
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梅州的文化魅力,源于其独特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华侨文化。这三种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梅州的精神底色。
客家文化:千年传承的根脉
梅州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客家人衍播至海外的重要出发地。这里的客家话保留了中州古韵,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围龙屋,作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见证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团结。广东汉剧,以“南国牡丹”的美誉,展现了客家戏曲的独特魅力。
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
梅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叶剑英元帅纪念馆、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等,都是梅州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梅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通过保护和开发红色遗址,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华侨文化:连接世界的纽带
梅州素有“华侨之乡”的美誉,历史上,大批梅州人“下南洋”谋生,将梅州的发展与海洋世界紧密相连。梅州华侨馆内,13个专题展厅展示了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奋斗历程,成为连接梅州与世界的文化纽带。
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在新时代,梅州正以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方面,梅州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梅州打造了多个文旅融合项目。比如,在兴宁市新陂、叶塘“两镇五村”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当地打造了“十里版画长廊”项目,将版画艺术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径南镇月形山乡村旅游区,明月湖中心的粤书吧为景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另一方面,梅州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企共建、乡贤力量等多种方式,梅州创新拓展了一批城乡公共文化新空间。比如,熙和湾粤书吧、联富美食农家院粤书吧等,都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共享的文化空间。
此外,梅州还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比如,梅州的版画艺术不仅在博物馆展出,还通过体验活动和文创产品等形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全粤村情·梅州卷》的出版,不仅为梅州的文化传承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梅州文化传承创新的不断深入,这座千年古城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