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月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三产融合打造发展新样本
北月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三产融合打造发展新样本
北月村,这个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友谊街道的村庄,正以其独特的三产融合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近年来,北月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推进“渔光互补”项目、建设木兰“农创谷”等创新举措,成功打造了一个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农业升级
北月村拥有红薯、牛耳饼、嘉兆月饼等特色农产品。为了提升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北月村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例如,北月红薯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已经成为当地知名品牌。村里的红薯种植大户李大叔说:“以前我们都是零散种植,现在有了品牌,大家开始统一标准,种植面积也扩大了,收入自然就提高了。”
在品牌建设方面,北月村还注重包装设计和营销推广。村里的农产品包装都经过专业设计,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北月村的特色农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渔光互补”:农业与新能源的完美结合
在北月村的海边滩涂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北月村正在推进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北月村的地理优势,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巧妙结合。
“渔光互补”项目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项目负责人张工介绍道:“光伏板可以为鱼虾提供遮阴,改善水质,而水面反射的阳光又能提高光伏板的发电效率。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一地两用,渔光互补’。”
木兰“农创谷”:三产融合的创新平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北月村启动了木兰“农创谷”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农业、科技、文化等资源,打造一个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霞山区委书记聂兵在调研时指出,木兰“农创谷”要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目前,项目已吸引多家企业入驻,涉及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
北月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正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三产融合,北月村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更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未来,随着更多创新项目的落地,北月村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