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笏园里的郑板桥印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笏园里的郑板桥印记

引用
什么值得买
8
来源
1.
https://post.smzdm.com/p/arrelwzz/
2.
https://hb.dzwww.com/p/peAQXbp81Ga.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2A022KC00
4.
https://www.cnr.cn/sd/gd/20250112/t20250112_527038526.s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30379
6.
http://m.wfnews.com.cn/content/2024-11/23/content_2624208.htm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44922479516074043
8.
http://www.juben108.com/lunwen_715606_1/

“稳如舟”小亭北门的对联“雷文古鼎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静静地诉说着一位清代文人的风雅故事。这副对联的作者,正是曾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

十笏园,这座被誉为“北国小园之首”的古典园林,承载着潍坊千年的历史文化。从明代至今,它历经沧桑,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其中,郑板桥的印记尤为显著。

郑板桥,这位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曾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在潍县任职期间,他不仅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书画,更与十笏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笏园始建于明代,原为私家园林,后被潍县巨绅丁善宝购得。丁善宝极其仰慕郑板桥,因此在园中精心选刻了许多郑板桥的作品。除了“稳如舟”小亭的对联外,假山半山腰风雨亭内的壁间还嵌有郑板桥书画石碑三通,回廊墙壁亦嵌有多块郑板桥书画石碑。

这些珍贵的遗迹不仅展示了郑板桥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十笏园深厚的人文底蕴。漫步园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郑板桥当年的风雅逸致。

十笏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亭台楼阁等景观20多处,书斋、塾馆等大小房屋60余间。园子熔南北方建筑艺术于一炉,布局严谨、疏密有致、小巧玲珑,喻若十个笏板之大,故名“十笏园”。

园中的景点名称、匾额楹联大都源于诗文、典故,石刻木联均出自名家之手。金石家陈介祺、状元王寿彭和曹鸿勋、史学名宿张昭潜等众多名流贤士都在此留下了诗书题刻。

“当时山东半岛的名流雅士,大都与十笏园的人有交往,并留有佳作。”潍坊市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孙敬明曾说,正所谓园以蕴文、文以名园,十笏园也因此更像一座园林与书画诗文交相辉映的艺术馆,教化影响了数代人。

近年来,十笏园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园内设有中国园林、潍县园林、金石拓本等展览,并引入非遗传承人开设金石微雕、核雕、刺绣、砸铜等非遗工作室,让游客在赏玩的同时,领略和体验非遗文化。

十笏园博物馆还开发了中小学研学课程,寓教于游,让孩子们在古建筑中“阅读”文学、历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年,十笏园都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花朝节、风筝簪花DIY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

一方小园林,何以名天下?在十笏园,我们找到了答案。这里不仅是郑板桥等文人墨客的雅集之地,更是潍坊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潍坊从“小苏州”到“鸢都”的变迁,承载着潍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如今,十笏园已成为集旅游、休闲、商业、文创于一体的地标性旅游胜地。它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向世人讲述着潍坊的过去与现在,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