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海底世界:鱼类发声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海底世界:鱼类发声的秘密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8A07QCX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8A06WHI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06A08TNC00
4.
https://m.baidu.com/from=1048569e/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220%2Cta%40iphone___24_69.0/baiduid=315159BC7ACC992264BA9ED4EEA9CB08/w=0_10_/t=iphone/l=1/tc?ref=www_iphone&lid=10827095384556791472&order=1&fm=alop&isAtom=1&clk_info=%7B%22tplname%22%3A%22lego_tpl%7C13237%22%2C%22srcid%22%3A1529%2C%22jumpType%22%3A%22%22%2C%22urlsign%22%3A%2216614145154469042970%22%7D&is_baidu=0&dict=-1&tj=lego_tpl_1_0_10_l1&wd=&eqid=964191e349c766b01000000266328e5a&w_qd=IlPT2AEptyoA_yimJVOcUTc5xg0WLOukJxuZQGBX0TPuzpzisaK7UgYrFWam3Cf4Up3h&bdver=2_1&tcplug=1&sec=38274&di=160701a0bcd0a26a&bdenc=1&nsrc=bE1eyj%2FPZdJHimi%2BXbg4vJ8mfpSyshW3mEkarqlPRFPPMPCTUZj6sQxKoo%2FpnlubLrNbNC622aW68WYVLmfzsfUHqZBJobkL0avdrVD3QouNZGh8iw%2FKr9X%2BrirARgg5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381732925207822
6.
https://www.cnr.cn/shanghai/tt/20240715/t20240715_526794156.shtml
7.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4-02-28/detail-inakqwnn6262992.d.html
8.
https://m.toutiao.com/video/7269067981676921407/
9.
https://www.encyclopedie-environnement.org/zh/vivant-zh/listening-to-cetaceans/
10.
https://www.bio.pku.edu.cn/homes/Index/news_cont/22/17202.html

在我们熟悉的水下世界里,鱼类一直被认为是沉默的生物。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鱼类不仅会发声,而且它们的声音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和神奇。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声音的水下世界,了解鱼类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发出声音,以及这些声音在它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01

指甲盖大小的"大嗓门"

2021年,科学家在缅甸发现了一种名为Danionella cerebrum(中文译为“小脑丹鳉”)的神秘小鱼。这种鱼体长仅约1.27厘米,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鱼类之一。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鱼却能发出高达140分贝的声音,相当于人类在100米距离听到飞机起飞时的噪音强度。

德国德累斯顿森肯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鱼类学家拉尔夫·布里茨表示,这种鱼类能发出超过140分贝的声音,“这种声音强度与人类在100米距离听到飞机起飞时的噪音相当,对于这么小的动物来说,能发出如此高亢的声音很不寻常。”

通常来讲,大体型动物所发出的声音会比小体型动物的分贝更高,例如大象能够通过它们的鼻子发出高达125分贝的声音。然而一些小型动物也能够发出与其体型不相称的惊人响声,比如一种“拍击虾”使用其爪子就能产生高达250分贝响声。拉尔夫·布里茨还提到,除了此次观察到的鱼类外,还有些鱼类也能发出异常响亮的声音,例如能够发出高达130分贝求偶叫声的平鳍中层鱼。

但和其他的“大嗓门”相比,Danionella cerebrum的发声机制算是独一无二的。研究人员使用高速摄像机、微型CT扫描和收集到的相关遗传信息,揭示了该鱼类会发出高分贝声音的奥秘。

“它们身体所拥有独特的构造——敲击软骨、一种特殊的肋骨和一种耐疲劳的肌肉,让这种鱼能通过交替使用身体左右侧的软骨挤压鱼鳔从而产生高频率的脉冲,而较低频率的脉冲则是通过在身体的同一侧重复进行单侧按压来产生的。使用双边和单边收缩的方式意味着可以变化出更多样化的声音。”研究者称,目前还没有其他鱼类可以通过使用重复的单侧肌肉收缩来产生声音,因此它是独一无二的。

鉴于这类鱼通常在浑浊的水域中使用脉冲声相互交流,有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文提出了一种假设认为,“在这种视觉受限的环境中,雄性之间的竞争促进了特殊声学通讯机制的发展。”

02

鱼类的发声"乐器"

鱼类虽然没有声带,但它们却能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发出声音。科学家们发现,鱼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发声:气泡法、摩擦法和振动法。

  • 气泡法:有些鱼类会利用嘴巴或肛门排出气泡,然后快速地吞咽或收缩肛门,使气泡爆裂产生声音。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很大的声音,比如海豚和鲸鱼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发出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和通信的。

  • 摩擦法:有些鱼类会利用身体内外的一些硬质结构来摩擦或敲击产生声音。比如有些鲨鱼会用牙齿来咬合或摩擦发出低沉的咯咯声;有些海马会用尾巴来敲击水草或珊瑚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有些石首鱼会用背部和腹部的硬棘来摩擦发出尖锐的嘎嘎声。

  • 振动法:有些鱼类会利用身体内部的一些肌肉或器官来振动产生声音。比如有些石斑鱼会用鳔(气囊)来振动发出低沉的呜呜声;有些河豚会用胃来振动发出高亢的啾啾声;有些电鳗会用电器官来振动发出刺耳的嗡嗡声。

这些不同类型和频率的声音,都是鱼类用来传递不同信息和情绪的方式。比如:求偶、警告和玩耍。

03

鱼类的"社交语言"

除了发声,鱼类还有其他交流方式。它们会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颜色等来传递信息和情绪,比如有些鲨鱼会在攻击前做出弓背、摇头、张口等动作来示威;有些海马会在求偶时做出环尾、摇摆、旋转等动作来示爱。

此外,鱼类还会分泌或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比如有些鱼类会分泌一种叫做信息素的化学物质,来表达自己的性别和繁殖状态;有些鱼类会释放一种叫做警报素的化学物质,来表达自己的危险和恐惧;有些鱼类会释放一种叫做标记素的化学物质,来表达自己的领域和所有权。

04

人类活动对水下声景的影响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下世界的声音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谢辉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正在影响水下声景,人类活动带来的噪声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威胁。

“鲸鱼、鱼类都是通过声纳系统感知周围水里面的情况,如果说旁边有船舶,船舶会发出各种噪声,这种刺耳的噪声,螺旋桨等等,它就会变得很迟钝,它有的时候就会撞到船上,包括还会影响动物的繁殖,影响它的求偶、交配、双亲的照看,包括会导致动物的听力损失。人类活动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实际上也已经改变了长江流域原来的声景。比如说江轮的螺旋桨发出的这些噪声对它的声纳系统定位影响非常大,所以经常会出现江豚(长江旗舰物种)跟这些船撞上了,很可惜就死掉了。”

一些抚慰心灵的地球声景因与日俱增的人为噪声而消失,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再现,多样化的自然生境正在遭到破坏,城市的扩张、对自然的过度开发都在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声音象征着繁荣,但某些繁荣却敲响了物种消亡的警钟。谢辉的研究启示着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长江生态,维护长江声景。

通过这些发现,我们不禁感叹:原来鱼类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它们不仅会发声,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和社交语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这些美妙的声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水下世界的宁静,让鱼类能够继续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诉说生命的奥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