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林古迹探秘:鬼门关的千年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林古迹探秘:鬼门关的千年传奇

引用
6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7037649962_p1a37a042a00100nn7g.html
2.
http://www.gxhzxw.com/html/226/2024-10-17/content-112806.html
3.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25/01/14/1075673.html
4.
https://www.330476.com/tag/%E6%81%90%E6%80%96%E4%BC%A0%E8%AF%B4
5.
http://www.yulin.gov.cn/zjyl/ylgk/t997132.shtml
6.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91399

在广西玉林北流市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处被誉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鬼门关”的地方,它就是位于六万大山与大容山交接处的鬼门关。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更因其神秘的传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01

从桂门关到鬼门关:历史的变迁

鬼门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据史料记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此屯兵,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唐代以前,这里被称为“桂门关”,直到唐代才改名为鬼门关。这一名称的变更,与当时此地瘴疫盛行、行人难以生还的传说密切相关。

02

名人墨客的足迹

鬼门关之所以名扬天下,与历史上众多名人墨客的到访密不可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宰相李德裕。他被贬海南时途经此地,心生悲凉,挥笔写下了《贬崖州》:“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句诗不仅道出了鬼门关的险峻,也使其名声远播。

宋代文学巨匠苏轼也曾两次经过鬼门关。据记载,苏轼父子轻松通过鬼门关后,在北流逗留半日,当地百姓纷纷前来一睹这位文学巨匠的风采。为纪念苏轼,当地还修建了“景苏楼”,并将苏轼的形象刻入石碑,成为北流的一道人文景观。

03

徐霞客眼中的鬼门关

明代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对鬼门关有着详细的记载。他在1637年考察此地时写道:“鬼门关在北流十里,颠崖遂谷,两峰相对,路经其中,谚所谓: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言多瘴也。”这段描述生动展现了鬼门关的险峻地貌和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

04

从军事关隘到旅游胜地

1986年3月,北流县人民政府(现北流市)将鬼门关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其从军事关隘向旅游景点的转变。如今的鬼门关,不仅保留了古代关隘的险峻风貌,更成为展现玉林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登上鬼门关,可以远眺四周的壮丽景色。关隘中间部分如今已成为324国道的一部分,昔日的险峻山路已被现代化的道路所替代。然而,山上半山腰处仍保留着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题刻的石碑,这些石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为游客提供了了解鬼门关文化内涵的窗口。

每年重阳节,当地居民都会来到鬼门关祭拜先人,这一传统习俗延续至今,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如今的鬼门关,已成为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探寻其千年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