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楼某起诉AI换脸App侵权胜诉:技术发展与权益保护的博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楼某起诉AI换脸App侵权胜诉:技术发展与权益保护的博弈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4/1114/c1008-40361187.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1-08/doc-incvkiwc1770146.shtml
3.
https://www.ciplawyer.cn/articles/154115.html
4.
https://www.tjcac.gov.cn/wlaq/aqdt/202405/t20240524_6633876.html
5.
https://law.uibe.edu.cn/xwzx/mtmf_b1595cb9968f474496ec7126a61abb44/1d5a391c82684a36855099f95053023f.htm
6.
https://www.hairunlawyer.com/Content/2024/08-07/1047245283.html
7.
https://www.guohanlawfirm.com/article/article-221
8.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10/30/140000_54739723.htm

近日,古风模特楼某因发现自己的形象被未经授权用于一款AI换脸App而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后认定该行为侵害了她的肖像权,判决被告上海某公司败诉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一案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AI换脸技术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的关注。

01

案件回顾:AI换脸引发的侵权纠纷

楼某是一名古风模特,拥有较高的网络关注度。她发现上海某公司运营的一款AI换脸App中,未经许可使用了她的古风汉服形象作为换脸模板。用户只需上传自己的照片,即可生成与楼某相同服饰和背景的古风形象。楼某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她的肖像权和著作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AI换脸技术对楼某的面部特征进行了替换,但通过服饰、背景和其他细节仍能识别出原视频的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被告未经楼某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制作换脸模板并用于商业目的,构成对楼某肖像权的侵害。

02

AI换脸技术的法律边界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随着AI换脸技术的普及,类似侵权纠纷屡见不鲜。2024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类似案件。田女士发现自己的古装视频被某App用作AI换脸模板,法院最终判决该App所属企业侵犯了田女士的肖像权,需赔偿经济损失2000元及合理费用349元。

这些案例揭示了AI换脸技术在法律层面的复杂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AI换脸虽然改变了面部特征,但通过其他细节仍能识别出主体,因此仍可能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

03

技术发展与法律挑战

AI换脸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分析大量人脸图像数据,实现面部特征的替换和合成。这种技术在影视制作、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法律和伦理上的挑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欣指出:“AI换脸涉及整个AI技术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科技部发布的《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要求,在涉及人的主体性和尊严的场景开发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伦理审查。”

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瑞罡也表示:“AI换脸所利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涉及人脸识别、关键点定位、特征提取等多项技术,可能涉及肖像权及个人信息权益侵害问题。”

04

寻求平衡:技术创新与权益保护

面对AI换脸技术带来的法律挑战,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平衡:

  1. 完善立法:加快制定专门针对AI换脸等深度合成技术的法律法规,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和责任归属。

  2. 加强监管:建立AI换脸技术应用的事前审批和事后追责机制,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法律和伦理要求。

  3. 提升技术安全性:开发更安全的AI换脸技术,防止技术被滥用或误用。

  4. 增强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AI换脸技术的认知,增强个人肖像权和隐私权保护意识。

  5. 推动行业自律:鼓励AI换脸技术开发者和应用者建立行业标准和自律机制,确保技术应用的合法合规。

楼某诉AI换脸App侵权案的判决,不仅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司法参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个人权益的保护。正如赵瑞罡副院长所说:“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各主体的协同共治。”只有在法律框架内健康发展,AI换脸技术才能真正造福社会,而不是成为侵犯个人权益的工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