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防“腔梗”和“脑梗”,你做对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防“腔梗”和“脑梗”,你做对了吗?

引用
新华网
8
来源
1.
http://www.cq.xinhuanet.com/20240818/f8123b91b0e34806b88e91b61f9addfa/c.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29/doc-incufqps1804273.s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20683
4.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jhsyfwzdzx/2024sjczr/rhsb/202410/t20241011_3917110.html
5.
http://dghb.dg.gov.cn/zsjg/dzsjbyfkzzx/jkzt/mxbfz/content/post_4300012.html
6.
http://m.cnpharm.com/c/2024-07-18/1050496.shtml
7.
http://www.cxrmyy.com/show.asp?id=4668
8.
https://ynsjkj.yn.gov.cn/html/2024/jikongkepu_1226/458.html

秋冬季节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其中最常见的是“腔梗”(腔隙性脑梗塞)和“脑梗”(脑梗塞)。这两种疾病虽然都与脑血管有关,但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却大不同。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01

腔梗与脑梗:有何不同?

腔隙性脑梗死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小血管。长期高血压等因素会导致血管壁病变,最终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病灶大小通常在2~15mm之间,多见于壳核、苍白球等部位。通过CT或MRI可以诊断此病症。

脑梗塞的症状通常更为明显,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意识模糊、肢体偏瘫等急性表现。快速就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02

谁是高危人群?

  1. 有家族史的人: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脑卒中病史,那么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2. “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慢性疾病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3.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高盐、高脂肪、高糖)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4. 心脏疾病患者:如房颤、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引发脑梗。
  5. 年龄和性别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脑卒中。
03

如何识别预警信号?

  1. 面部不对称:尝试微笑时,一侧面部表情肌无力,嘴角下垂。
  2. 言语不清:说话含糊、重复,或者无法理解他人言语。
  3. 肢体无力:单侧手臂或腿部无力,无法正常活动。
  4. 视力模糊:单眼或双眼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失明。
  5. 头晕头痛:突发剧烈头痛,伴有眩晕、恶心呕吐。
04

科学预防是关键

  1. 健康饮食:减少盐分摄入,控制在每日6克以内;选择健康脂肪,使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全谷物食品和新鲜水果蔬菜;控制糖分摄入,减少含糖饮料和甜食。
  2.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逐步增加运动量。
  3.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
  4. 健康管理: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遵医嘱服药。
  5.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05

远离错误认知

  1. 定期输液不能预防复发:有研究表明,定期输液并不能有效预防脑梗复发,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 药物服用要遵医嘱:如阿司匹林等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自行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
  3. 及时就医至关重要: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拨打120,争取在黄金4.5小时内接受治疗。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无常,脑卒中风险随之升高。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记住,预防胜于治疗,科学应对才能真正远离脑梗的威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