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发表罕见病例:髋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新疗法
中国学者发表罕见病例:髋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新疗法
近日,中国学者在《BMC Musculoskelet Disord》上发表了一例罕见的髋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病例,该病例同时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骨盆骨折。患者通过改良的Hardinge手术入路进行治疗,包括一期髋关节rice body切除术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第二阶段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德国H.Wagner教授设计的第二代Wanger Cone假肢因其独特优势被选用。这一新疗法为类似病例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病例详情
患者为44岁女性,主诉左髋关节长期活动受限40多年,近期疼痛持续6个月。进一步询问病史,发现患者左髋关节活动受限40多年前无明显原因,并逐渐加重,导致行走困难。在此期间没有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或治疗干预。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患者左髋关节出现间歇性隐蔽性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疼痛轻微缓解。身体活动的限制明显加剧,使其卧床不起,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左髋关节皮肤无红肿迹象,左下肢无肿胀。外旋时左下肢变短,左髋关节变宽。腰椎无压击痛,左下肢抬腿试验阴性。此外,Trendelenburg测试、Allis sign和“4”测试均有阳性结果。左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踝关节活动正常。体格检查显示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四肢外周血循环正常。辅助检查显示髋关节米体滑囊炎伴髋关节发育不良和髋臼横向骨折(Judet-Letournel分型)。
手术方案
手术入路方面,如果骨盆骨折稳定,滑膜炎不严重,则行一期髋关节置换术;否则将进行两阶段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理解并接受手术的风险。患者于2023年3月27日采用改良的Hardinge手术入路进行手术。与Hardinge入路相比,改良的Hardinge入路位于臀中肌前方,损伤臀上神经的风险大大降低。该入路微创且简单,暴露清晰,并发症少。术中观察到严重的滑膜炎和不稳定的骨盆骨折。因此,我们采用左髋关节rice body切除术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创新亮点
在第二阶段手术中,医生选择了德国H.Wagner教授设计的第二代Wanger Cone假肢。这种假肢采用Ti6Al4V钛合金材料,具有锥形花键结构,能够提供良好的轴向和旋转稳定性,适用于股骨近端条件不良的患者。其表面粗糙的设计有利于长期骨整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治疗效果
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1个月和11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逐步恢复。这一病例的成功治疗,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类似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这一创新性治疗方案的成功实施,体现了中德两国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合作,也为未来更多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将会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重获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