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推理社第二季:全女性剧式沉浸推理节目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全女性剧式沉浸推理节目
芒果TV推出的全女性剧式沉浸推理节目《女子推理社第二季》于2024年11月12日起每周二、周三12:00播出。节目由戚薇、张雨绮、李一桐、李雪琴、田曦薇、张艺凡组成“好好好推理社”,成员化身为酒店员工,沉浸式融入职场生活,入职T.W.O酒店展开卧底调查,执行全新任务。
节目背景
芒果TV深耕迷综赛道,于2023年将“她综”和“迷综”两大阵地创新融合,打造了全女性剧式沉浸推理节目《女子推理社第一季》,收获了高口碑与高热度,成为剧式推理综艺新范本。《女子推理社第二季》作为其延续,继续以全女性推理探讨社会议题,展现多元女性形象,持续输出正能量价值观。
节目模式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中“好好好推理社”成员全员回归,为查清丁玲玲的死亡真相,“好好好推理社”成员决定入职神秘的T.W.O酒店展开卧底调查。节目延续上一季经典板块“懂法下班后”,邀请到了《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毕强律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实务导师齐晓伶律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娜,深层解读案件背后的“法理情”。
除此之外,《女子推理社第二季》还开启了推理综艺的全新拍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录制,新增女推团合宿设定,解锁夜间高能剧情,增加节目推理剧情的丰富性和可看性。
节目立意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的故事立意进行全面升级。例如第一案《回家的路》由拍卖会风波引入,聚焦王慧画通过画饼、贬低、恐吓等一系列经典的PUA手段,长期霸占学生阿林的画作为自己谋取名利的故事。女推团在共情阿林遭遇的同时,沉浸式探讨了“学术剽窃”“职权霸凌”等议题,鼓励处在胁迫环境多年的阿林勇敢站出来为自己发声。不同于第一季侧重展现女性面对的不公和困境,新一季则转向鼓励女性勇敢声张自己的权利。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饱含现实关切,提供了更具共情的女性视角,使观众在沉浸式观看的同时产生有效思考。此外,节目还加大对于现实话题的挖掘,将单元案件聚焦于女性弱势群体就业、非法偷拍、虚假新闻等热点议题,直击社会痛点,激发大众情绪共鸣。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概念海报
创作团队
总出品人 龚政文 出品人 蔡怀军
总策划 梁德平 总编审 郑华平
总监制 周山、吴梦知、洪啸 监制 张志红、罗泽军、万琳、卢海波、杨怀东、刘幕天
总制片人 李娜、李甜、晏吉 总导演 甘亿
平台统筹 周一凡、吕含石 制片人 甘亿
执行制片人 冉琪 总编剧 马梦曦、黄海娥
节目统筹 梁嘉璐 制片主任 邓亿
制片统筹 郭旭东 项目统筹 彭琛、杨文博
艺人统筹 彭珍、高娜 技术统筹 杨盛
后期统筹 张秦 后期制作 北京景晰智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注:以上为部分创作人员名单,全部名单请查看节目片尾字幕。参考资料:[7]
参演嘉宾
好好好推理社
嘉宾介绍 嘉宾海报
戚薇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代表作:外滩十八号、太过爱你、如果爱忘了等 戚薇(1张)
张雨绮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妖猫传、美人鱼、昆仑神宫等 张雨绮(1张)
李一桐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鹤唳华亭、媚者无疆、了不起的女孩等 李一桐(1张)
李雪琴中国内地女演员、创作人代表作:欢乐喜剧人第七季等 李雪琴(1张)
田曦薇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卿卿日常、如此可爱的我们、我的宠物少将军等 田曦薇(1张)
张艺凡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代表作:少年的你、硬糖定律、了不起的女孩等 张艺凡(1张)
普法嘉宾
普法嘉宾 参与期数
吴蕙岑(中国内地女主持人) 1-3、11
马萱(中国内地女主持人) 4-10
毕强(《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 1-11
齐晓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实务导师) 1-11
张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者) 1-11
节目宣传
2024年7月31日,节目组发布实习生招募通知;10月6日,该节目开始录制;10月28日,衍生节目《好好好推理社的聚会》官宣定档;11月8日,该节目官宣定档;11月16日,该节目在长沙举办超前看片会,“好好好推理社”全员出席看片会。12月,入选芒果2024-2025跨年片单。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超前看片会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首播时间 播出时间 播出内容
芒果TV 2024年10月29日、11月5日 12:00 衍生节目《好好好推理社的聚会》
2024年11月11日 12:00 案件引入《致命晚宴》
2024年11月12日起 每周二、周三12:00SVIP会员提前24小时看下集 正片
节目评价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植根于悬疑推理的沃土,深耕于温暖共情的细腻情感,同时满载现实意义与深切的人文关怀。这部作品,不仅是推理智慧的盛宴,更是对人性光辉与女性力量的深情颂歌。(华南理工大学“网络视听前沿”评)
《女子推理社第二季》解析案件成因及其背后的社会热点,寓教于“综”、创新普法,真正做到了社会价值输出与娱乐属性并行。例如《回家的路》一案通过权威、明了的法律释义,表明王慧画长期霸占阿林作品的行为是“敲诈勒索罪”而非“侵犯著作权罪”,实用地向创作者科普了该如何有效防止被抄袭,并呼吁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作成果。节目洞察社会情绪,关照社会现实,以全女性视角推理解谜,引领观众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现实映照,达到沉浸式的情感共鸣,正是节目独有的魅力所在。(《工人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