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患者:睡前心理调适助控血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睡前心理调适助控血糖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8702167_121722335
2.
https://mzj.sh.gov.cn/lnb-jk-jkyl/20240208/6bd7cf412c084c739ecba09e5d5d3d88.html
3.
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ew/6558.html
4.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RTL003010655
5.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diabetes/in-depth/diabetes-management/art-20047963
6.
http://www.slq.gov.cn/art/2024/9/30/art_12301_1029580.html
7.
http://www.dlmed.com/dma_web/website/columnContentAction!gotoView.action?content.strGuid=9c63578d50f74606b9e2c024ff5e6f6e&menuCode=kepuyuandi&column.strGuid=6d87a3f87fb442b8927052a86d2e33a5
8.
https://www.sysu.edu.cn/news/info/2171/1256571.htm
9.
https://www.edh.tw/article/33460
10.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46767
11.
https://www.dmcare.org.tw/article/498

糖尿病患者在睡前进行心理调适,如冥想、瑜伽等放松活动,不仅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还能稳定血糖水平。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会显著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而通过适当的放松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压力,促进血糖稳定。

01

心理压力与血糖的关系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抑郁情绪不仅会影响血糖控制,还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荷兰学者德罗勒特提出的D型人格概念,即忧伤型人格,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这种人格特征包括消极情感和社交抑制两个维度,而这些负面情绪会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等生理机制,影响血糖水平。

02

睡前心理调适方法

冥想

冥想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研究表明,定期冥想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从而间接帮助控制血糖。睡前冥想时,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采取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让思绪慢慢平静下来。每次冥想时间建议在10-2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延长。

瑜伽

瑜伽结合了身体姿势、呼吸控制和冥想,是一种全面的身心锻炼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某些特定的瑜伽体位法对改善胰岛素分泌特别有效。例如,鱼式(Matsyasana)这个动作能够给予背部从颈椎到腰椎的完全舒展,促进胰脏功能,改善胰岛素分泌。具体做法是:仰卧,双膝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吸气时,用背部力量将胸部向上抬起,头顶轻轻触地,保持5-10次呼吸,然后慢慢还原。

03

注意事项

  1. 药物使用:如果患者正在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进行睡前放松活动时需要特别注意低血糖的风险。建议在活动前检测血糖水平,如果血糖低于90 mg/dL,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糖零食。

  2. 运动强度:虽然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但睡前的活动应以轻松为主,避免剧烈运动。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夜间低血糖,影响睡眠质量。

  3. 饮食配合:睡前2-3小时应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4. 定期监测:无论采取何种放松方法,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都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睡前心理调适,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指导,患者在尝试新的治疗方法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