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冲上热搜!从小到大的“走亲戚”,味道变了?
“断亲”冲上热搜!从小到大的“走亲戚”,味道变了?
AI划重点:全文约1707字,阅读需5分钟
1.话题“农村悄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讨论。
2.一些年轻人表示,走亲戚成为一种负担,给自己带来压力。
3.然而,陈同学等年轻人认为,现实中的面对面交谈能够增进亲戚之间的感情。
4.专家建议,老一代人与年轻一代在交流时应当保有宽容,让交流更为轻松愉快。
5.同时,年轻人要学会有界限,学会拒绝,用树立界限来影响亲戚与自己的交往方式。
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包含一项重要的“走亲戚”,一般从大年初二开始,有些会持续到正月十六,其间几乎家家户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打开那扇门,久违的亲戚以笑脸相迎,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近来,话题“农村悄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登上微博热搜,一时间引来许多网友关注讨论,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有的网友表示,到亲戚家串串门,整个年都热闹起来了,也有网友认为,走亲戚成为一种负担,给自己带来压力。2月18日,记者联系采访了几位年轻人,谈谈他们对于走亲戚的态度与看法。
长辈的关心 是归乡人的避风港
今年19岁的陈同学是漳州一大学的师范生,谈及回家过年,他满眼都是期待。“感觉挺久没回家了,平时也就是在微信群里和家人报备情况,让他们不要太担心我。”假期一到,陈同学便迫不及待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回福州的动车。到家后,他便和家人一起走亲访友。
“都是去一些比较亲近的人家里坐坐,他们问的问题也都是在关心我。”陈同学说,长辈关注更多的是他的学业情况、日常生活等,偶尔也会聊起他的情感问题,他也乐于分享一些大学故事。“因为很久没聚在一起了,从小听到大的口音和熟悉的脸庞,会让我觉得亲切和温暖。”
“真正关心自己的长辈,不会问让人尴尬的问题。”陈同学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虽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视频通话等现代科技手段与亲戚保持联系,但只有现实中的面对面交谈,才能够增进亲戚之间的感情,这也是他愿意走亲戚的原因。来自漳州的胡先生也有一样的想法。
今年31岁的胡先生在这个春节里忙活不停,不是在亲戚的家中,就是在前往亲戚家的路上。“愿意走动的都是真正亲近的人,大家都很放松,互道新年祝福,吃吃饭聊聊天就过去了。”出于对胡先生的关心,有的亲戚会问一些让他有点尴尬的事,比如,“现在工作怎么样?”“准备啥时候结婚?”不过,这些问题对胡先生来说是老生常谈了,好在亲戚们会适可而止,有时也会对胡先生表达鼓励和认可,这让在厦门工作了快8年的他倍感温馨。
关心变味儿 成了“灵魂拷问”
“今年只去了外婆家,我觉得我们这辈关系越来越淡漠了。”今年23岁的陈女士认为,因为和亲戚存在年龄差,导致他们的话题她都不懂,更没有兴趣参与。“不是聊工作就是聊结婚,还给我介绍相亲对象,每年都一样”,每当出现这种情况,陈女士就会用礼貌的微笑蒙混过关。
“我都说‘对对对’,打个呵呵混过去。”马上25岁的隋先生也表示自己过年都是和朋友同学聚会偏多,和亲戚都疏远了,如果聊起不便回答的话题,隋先生也选择用笑容应付一下:“没办法,收了红包得客套一下。”
有的人表面上像陈女士和隋先生一样微笑应对,心里却早已因为亲戚们的“冒昧”暗生不满。“本来只是拉家常,后来开始催婚,把他们的想法强加到我身上。”24岁的王女士表示,自己目前没有结婚的打算,但每年过年走亲戚都会遭到“软磨硬泡”,有位伯母甚至练成了一套话术:“年纪不小了,一个人不结婚以后养老怎么办,这样的物质条件怎么养活自己”,如此连问让王女士不胜其烦,也十分无奈。
过年期间,同样被亲戚们老旧的思想所困扰的还有泉州的陈女士,“差不多就行啦,要求不要太高”,面对亲戚的话语,陈女士无法理解,她只是希望未来的对象能比自己高一点、壮一点,怎么就成为他们口中的“高标准”了?“家务就应该女人做,男人只要泡茶聊天就好了”,这样的话语也让陈女士对过年走亲戚感到十分不适。
专家:应该互相理解 让交流变轻松
那么,为什么这届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走亲戚了呢?记者咨询了福建省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永红。
王永红认为,如今社会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过去的农耕式社会形态向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过去农耕时代,大家互相聚集,团结协作,亲戚邻里之间常常“你给我一点米,我给你一点油”的互相支持。而当今社会,人们的个人主义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更加关注自身的感受。除此以外,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大家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我发展,因此也会减少走亲戚的需求。
“网络时代的发展,也影响了年轻人走亲戚的形式。”她表示,过去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是通过走亲戚来完成的,如今只要通过微信、QQ等软件就可以快速及时地进行交流,人们对于互相走动的需求便减少了。同时,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与亲戚们或者是老一辈的人存在着较多差异,容易产生不舒服的对话交流,这会让年轻人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
对此,她建议,老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背景和年轻一代的不一样,在交流时,彼此应当保有对这种差异的宽容,让交流更为轻松愉快。其次,要学会有界限,学会拒绝,把自己的个人主义的交流需求呈现给对方,用树立界限来影响亲戚与自己的交往方式。最后,在接受外部信息影响的时候,保持内心的稳定和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