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壮族“三月三”:千年歌圩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壮族“三月三”:千年歌圩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0920238_121117454
2.
https://m.sohu.com/a/762962942_100114195/?pvid=000115_3w_a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8A06S9O00
4.
https://www.sohu.com/a/770018586_120360322
5.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29208
6.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4/19731752.html
7.
http://www.gxcvuedu.com/cyyw/20240417/3406.html
8.
https://m.toutiao.com/i6816575574597698061/
9.
https://www.gxxf.gov.cn/p1/54099.shtml

春暖壮乡歌如海,八方宾客踏歌来。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歌圩节。这个源自上巳节的传统节日,历经千年传承,如今已成为壮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01

历史渊源:从上巳节到壮族歌圩节

壮族“三月三”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上巳节。在宋元时期,由于地处国家权力辐射的边缘地带,南方少数民族得以保留并发展上巳节的文化内涵,最终以“三月三”的身份延续至今。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全区民族传统节日,并放假两天。同年11月,“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标志着这一传统节日正式跻身国家文化瑰宝。

02

传统习俗:歌圩对唱与特色美食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在古代,少男少女们会齐聚街头欢歌、汇聚江边宴饮,以“山歌传情,绣球传爱”。明清时期,这种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形成上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精心制作的彩球,内装豆粟或棉籽,最初用于人们在茶余饭后相互抛接娱乐身心,后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之物,如今绣球不仅代表爱情,也是壮乡人表达友谊和祝福的吉祥物,是壮族文化的标志物之一。

除了歌圩对唱,壮族“三月三”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活动。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舞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跳竹竿舞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已有上千年历史。抢花炮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打铜鼓是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活动之一。铜鼓是壮族传统的打击乐器之一,由铜制而成。演奏时用鼓槌敲打铜鼓的不同部位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演奏出形成美妙动听的旋律。打铜鼓是壮族三月三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铜鼓来展示壮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美食方面,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三月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节庆开始前,家家户户都会选出优质的糯米,用不同草药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后蒸熟,即为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象征着五谷丰登、幸福吉祥。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艾叶糍粑也是“三月三”必吃的美食,俗话说,“年年艾叶绿,岁岁馃泛香,当天,艾叶糍粑遍布南宁街头巷尾,得到很多人喜爱和追捧,艾叶糍粑也有清凉香甜,味道鲜美,有消除腻意,增进食欲的作用。

03

现代传承:文旅融合与文化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三月三”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广西南宁五象新区的南宁之夜文旅街区,壮乡民歌的视听盛宴、现场电音的欢乐现场、上刀山下火海的傩技表演、马山会鼓的文化魅力、芭蕉龙舞的农耕烙印、打铁花的璀璨再现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上演,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的象州梦幻夜文旅街区,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相映成趣,壮乡会鼓、山水和鸣、呗侬情深、非遗技艺·上刀山下火海、打铁花、彩调颂歌、民族大巡游、绣球礼品、巨型绣球、新民歌电音、璀璨烟火秀、无人机表演、流星雨表演等,此起彼伏,塑造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

学校等教育机构也在积极投身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事业。例如,广西某高校举办了以“壮族三月三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活动,包括壮族歌舞表演、壮族美食节以及壮族传统手工艺体验等多个环节。学生们通过制作五色糯米饭创意拼盘、柠檬鸭等非遗美食,以及参与壮族挂画、纽扣粘贴画等手工艺体验,深入了解和传承壮族文化。

04

文化意义:民族团结与文化自信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展示壮族文化的窗口。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展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同时,它还是年轻人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抛绣球、唱山歌等活动,壮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壮族“三月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文化传承,一种民族自信。正如一位壮族姑娘所说:“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美好,每一份独特都值得骄傲!”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壮族“三月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文化传承,一种民族自信。正如一位壮族姑娘所说:“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美好,每一份独特都值得骄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