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苹果园高效管理技术
山地苹果园高效管理技术
山地苹果园的高效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从光照、施肥、修剪、水分管理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山地苹果园的高效管理技术,为果农提供实用的种植指导。
光照管理
加强果园光照管理,对提高果园产量品质、提高果树种植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树型较大、枝条冗杂、树势较弱的果树,应及时将辅养枝、背上枝、竞争枝、病虫侵蚀枝等疏除,使光照均匀分布,保证树体结构的均衡和通风,尽快恢复树势,促进果树营养物质积累。
合理施肥
肥料施用是果树栽培的基础,良好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技术不仅能够为果树生长提供养分,还是苹果产量形成与品质提升的重要保障。山地果园施肥一般按照深施盖土、少量多次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苹果树花前以速效氮肥为主,保证苹果的坐果率;果树花后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同时配施氮、磷、钾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按质量比 0.3∶0.7∶1 施用;果实膨大期以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同时喷施钙、镁、锌、硼等微量元素肥,让果树充分吸收养分,健壮树体,预防苹果生理性病害如苦痘病、小叶病等的发生 ;果树生育后期以腐熟有机肥、磷钾肥为主,以开沟的方式施入,每亩果树一般施入不少于4000 千克肥料,以此来培壮树势,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图 1)。
图1 施肥管理
修剪管理
果树修剪要根据不同树形确定骨干枝数量,设计适当的枝条开展角度,进而减少叶幕厚度和降低树体高度,改善果树的通风透光条件,让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逆能力,提高结果能力,达到稳产增产优质的目的。果树修剪要观察树体整体生长情况,按照由上而下、由外至里、由粗到细的原则进行。修剪过后的伤口要及时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原液等涂抹,避免伤口感染,病菌侵入,对树势、产量产生不良影响(图 2)。
图2 果树修剪
幼树整形修剪
苹果树幼树修剪,要掌握修剪力度,以培养树形为主,采用拉枝、扭梢、环剥等方式,使营养物质暂时改变输送方向和速度,调节植株生长势,加速树冠扩展速度,培育光能利用率高、负载量大、品质优的树体结构,早成花、早结果。
结果树整形修剪
结果树的修剪要保护结果枝组,合理确定结果枝和辅养枝比例,疏枝后同一方向枝条保持间距 30 厘米左右,按照花芽和腋芽的数量决定保留或剪除,促进成花,提高坐果率。
拉枝和扭梢
果树枝条可以通过拉枝、悬挂重物等方式扭转生长方向,达到固定树形、调节果树生长、促花促果的目的。部分枝条还要根据长势进行扭梢,在新梢生长至 20 厘米左右、达到半木质化状态时,手握距基部 3~5 厘米处新梢扭转 180°,改变枝条生长方向,促进果树快速生成短枝和花芽。拉枝、扭梢要充分利用空间,培养合理树体结构,延长果树花期,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水分管理
水是果树生长的必需因子,正确的水分管理可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花芽分化的需要,是实现果树丰产、优质和高效栽培的重要保证。如果在壮果期后至成熟前遭遇严重的水分胁迫,会严重影响果实体积、风味和外观品质;如果水分供应太足,又会导致裂果、延迟果实成熟和推迟果树进入休眠等,因此要抓住果实生长发育需水的几个关键时期。一是萌芽开花期,在果树花前 3 周结合追肥浇 1 次水,促进果树萌芽、促发新梢,加大叶面积,保证开花坐果正常;二是新梢迅速生长期,在落花后 2 周浇 1 次水,促进新梢生长,避免落果。三是果实膨大期,要及时灌水,充分满足果实膨大对水分的需求,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四是果实采收期及果树休眠期,在土壤封冻前配合施肥浇 1 次水,为果树储备足够的水分,有利于肥料分解,确保果树安全越冬,减轻冻害。为满足山地苹果园用水需求,还需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同时设置排涝设施、修建排水沟等,及时排涝,减轻人工费用。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保花保果、提高果实质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疏花疏果一般在开花期、幼果期完成。疏花时应重点疏除梢端花序、弱花序;疏果时一般保留果形端正、果型大、下垂、无病虫害的果实,疏除畸形果、小果、病虫果、霜冻果等。留果量的确定以叶果比为据,小果型品种叶果比为 3040∶1,大果型品种叶果比以 5060∶1 为宜。
着色管理
为了确保果实颜色鲜艳,上色均匀,有市场竞争力,在苹果采收前必须做好苹果着色管理工作。阳泉苹果主产区果实套两层果袋,第一层膜袋从 5 月上旬开始,如遇天气干旱,可推迟到 5 月下旬。第二层套双层纸袋,一般在 6 月中旬套袋,套袋时以晴天为宜,避开雨天、露水未干等天气。套袋时手执袋口下 23厘米处,套入幼果,使果柄置于袋的柄口基部,扎紧袋口 。摘袋的时间在苹果成熟 1 周后,先摘掉外面的纸袋,5 天后摘掉内层膜袋,促进果实逐渐上色。果实套袋技术可以保护果实免受病虫害、农药、粉尘等影响,保证果面光洁、色泽鲜艳。从摘除果袋第 3天开始,分 23 次适当摘除果实周围的遮光叶片 ,及时转果让果实阴面向阳并着色,提高果实全红率,确保果实上色均匀。还可以在苹果树冠下铺设反光膜,将自然光反射到树冠内膛叶、果实上,增加果实着色度 。
病虫害防治
山地苹果易受病虫害的影响,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应结合病虫害发病特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选用广谱、高效、安全、无抗药性、不杀害天敌的农药,严格控制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施药间隔,防止农药残留和农业污染,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特别要注意干旱引起的果树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矿物质营养缺乏导致的生理性病害的现象,可以通过根外追肥补充植物所需微量元素。针对病虫害的不同发病规律、昆虫趋光性等特点,通过喷施杀虫杀菌剂、释放天敌、放置黑光灯等方法防治或减轻病虫危害,如图 3 所示。
图3 病虫害防治
树体管理
山地苹果由于昼夜温差大,会引发枝干冻害。对5 年生以上树可以采取主干涂白措施,于初冬和早春涂两次,按照大粒盐 0.5 份、硫黄粉 1 份、熟石灰块 8份、水 20 份比例熬制涂白剂,给枝干涂白防寒(图4),保护叶片。首先将水煮沸,水开后逐渐放入石灰块,待石灰充分溶解后放入硫黄粉小火熬制 30 分钟,再加入食盐,待冷却后备用。幼树秋季覆膜是预防苹果树抽条的一项有效措施。幼树防寒一般选择在秋季土壤封冻前(10 月下旬至封冻前)进行行间覆膜,这样既能保墒,还能提高土壤温度,提高肥料转化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抽条风险。幼树防寒还可采用埋土措施,在土壤封冻前根部埋土 40 厘米厚,有效减少冻土层,加强树体保护 。
图4 树体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