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消毒之“十问十答”(下)
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消毒之“十问十答”(下)
消毒是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如何科学消毒却是一门学问。江都疾控中心针对日常消毒中常见的误区和疑问,整理了“十问十答”,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以下是其中的第六至第十问。
06 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吗?
答:不是这样。
大部分消毒剂,在高浓度时,腐蚀性和刺激性更大,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污染程度,按照产品说明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浓度,才能既保证消毒效果,又不会造成试剂的浪费,还保护了环境、物品、人体皮肤和黏膜不受损伤。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消毒剂都是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比如酒精,浓度过高效果反而不是很好,酒精最合适的杀菌浓度是75%。
07 两种消毒液同时使用效果更好吗?
答:不可以这样。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所以一定不能同时使用。
消毒液与清洁剂也不能混用,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瞬间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08 热水配制消毒液效果更好吗?
答:不可以这样。
多数消毒剂的最佳消毒效果与温度是有一定的关系,在低温下消毒效果会比较差。
但是升温不可超过消毒剂本身能承受的范围,不然会造成消毒剂有效成分的蒸发或分解,影响消毒剂的稳定性和作用时间,反而影响消毒效果。
09 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比流动水洗手更好吗?
答:不一定。
手部没有明显污染物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选择流动水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手部有明显污染物的时候,需要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可以去除污染和绝大部分的细菌。如果污染物不冲洗干净,直接用手消毒液是很难达到杀菌效果的。
10 消毒剂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吗?日常消毒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有可能会影响,科学消毒控制危害。
消毒是把双刃剑,消毒剂能有效杀菌,但可能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能会与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具有危害及残留毒性,保护环境、保持清洁和不过分消毒就能防止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因此,环境物体的消毒应首选物理消毒法(蒸、煮、光照射消毒),化学消毒法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与消毒方式,控制合适的使用剂量、浓度、作用时间与频率。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消毒方法,就能发挥消毒剂的正确作用,阻断病原体的传播,保护自己,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