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白切鸡:从明朝流传至今的经典美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白切鸡:从明朝流传至今的经典美味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9A09R3N00
2.
https://post.smzdm.com/p/al8w45d8/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8A00UM700
4.
https://post.smzdm.com/p/awo5w58p/
5.
https://www.gz.gov.cn/zlgz/whgz/content/post_10089278.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2024-05-26/detail-inawppry3604209.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5%88%87%E9%9B%9E
8.
https://www.rbbk.net/changshi/ZP14BWZ2de.html

在广东省博物馆,有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镇馆之宝——用广宁玉精雕细琢的“白切鸡”。这只栩栩如生的玉雕作品,不仅展现了工匠的精湛技艺,更折射出广东人对白切鸡的特殊情感。这件作品如此受欢迎,以至于博物馆推出了系列文创产品,包括缩小版的树脂白切鸡、鸡型香薰蜡烛、棒棒糖等,引发了一阵“带鸡回家”的热潮。

01

白切鸡的前世今生

白切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的民间酒店。相传,当时一位食客在酒店品尝了一道鸡肉菜肴,对其鲜嫩的口感和原汁原味的风味赞不绝口。这道菜经过不断改良和传承,逐渐演变成如今广受欢迎的白切鸡。

另一个有趣的传说与古代文人墨客有关。据说,一位文人在游历途中借宿农户家,农户宰杀家中仅有的鸡款待客人。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过多调料,农户便将鸡在清水中煮熟,切成块装盘。文人品尝后,被鸡肉的鲜嫩和独特风味所打动,赞不绝口,并为这道菜取名为“白切鸡”。

02

精湛的烹饪工艺

白切鸡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烹饪技巧。首先,选材至关重要。通常选用三黄鸡(黄毛、黄脚、黄皮),重量在1.2-1.5公斤为佳。其次,烹饪过程讲究火候和时间的精准把控。将鸡放入加有姜片、葱段和料酒的水中,保持微沸状态煮约20-25分钟,然后立即浸入冰水中10分钟,使鸡皮爽滑紧致,锁住肉汁。最后,将冷却后的鸡斩块,按部位分类摆放,并配以特制蘸料。

03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在广东,白切鸡不仅是餐桌上的常客,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广东人常说“无鸡不成宴”,鸡因谐音“吉”,寓意吉祥如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餐桌上的“明星”。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重要庆典,白切鸡都是不可或缺的佳肴。

此外,白切鸡还体现了广东人对食材本味的追求。其“清水煮、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鸡肉的鲜嫩和营养,展现了广东饮食文化中“不时不食”“食不厌精”的理念。

04

传承与创新

进入现代社会,白切鸡的烹饪技艺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各大酒家纷纷推出特色鸡肴,如江南百花鸡、脆皮鸡、文昌鸡等,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同时,白切鸡也走出了广东,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清代民间酒店的一道普通菜肴,到如今的广东名菜代表,白切鸡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广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正如广东省博物馆的玉雕白切鸡所展现的那样,白切鸡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广东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