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术后中医食疗大揭秘!
肠息肉术后中医食疗大揭秘!
肠息肉手术后,如何通过中医食疗来预防复发?这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全国名中医、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牛兴东指出,肠息肉术后复发率较高,1年内累计复发率为38.1%,2年内累计复发率为78.2%。因此,术后调理至关重要。
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中医观点
中医认为,肠息肉的形成与脾胃虚弱、痰瘀、浊毒等因素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导致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随气血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无处不到;痰性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故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大肠,最终导致大肠息肉形成。
因此,中医调理的重点在于健脾温肾、化瘀解毒。牛兴东主任医师自拟的肠息化积汤,主要由炙黄芪、党参、炒白术、补骨脂、肉豆蔻、盐吴茱萸、肉桂、炮姜、熟附子、醋香附、醋莪术、丹参、山慈菇、藤梨根、炒鸡内金、肉苁蓉等组成,临床效果较好。
淮山糊:简单易做的中医食疗方
淮山糊是一种简单易做的中医食疗方,主要由芡实、怀山药、茯苓、莲子等组成,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准备食材:芡实100g、怀山药100g、茯苓100g、莲子100g。注意,“淮山药”为食材,药用价值较低;“怀山药”才有健脾益胃之功效。“土茯苓”为利湿利关节的药物;“茯苓”才有健脾安神的功效。购买食材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再下单。
将每种食材干磨成粉,搅匀装盒。可以一次性磨30人份,一家人可多熬几次。
锅里水烧至起泡,取粉末40克(1人份),用凉水搅匀,再边搅边倒锅里,水开后小火熬煮10分钟。切记:中途不离人,常搅拌。直接倒干粉在开水锅里会起坨不易煮熟;成份里有山药和莲子,煮的时候会粘稠易扑出锅,所以要小火慢熬常搅拌。加水多少都可以,稀稠根据个人爱好。
煮好后可加冰糖、白糖、牛奶或盐调味,味道有点点腊肉香味。
其他中医饮食建议
除了淮山糊,患者还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健脾益胃的食物。例如,山药、薯蓣、淮山、紫心淮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材的区别如下:
山药:一般都比较粗,头比较粗大,其余部分较细,表皮较光滑,由于是人工大量种植的关系,含有较多水分,切开了一会后,切口会变黄。
淮山:淮山的表皮有許多似鐵鏽的天然斑點,而且不易洗掉,需要較用力清洗,質地比山藥較堅硬細膩,不易折斷,因密度較大,拿上手時有點重,切口的乳白色也能維持較長的時間。
紫心淮山:外皮粗糙,有紫色或啡色,身形短而飽滿,比較乾身,澱粉量多。外界常混淆紫心番薯及紫薯。
在处理淮山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避免皮肤发痒:
带手套:最直接方法,当然是帶手套處理淮山,阻隔致痕物質。但亦有些人對膠質手套敏感,或沒有手套時,還可以參考以下其他方法。
浸热水:淮山的黏性物质让人體皮膚產生騷癢,熱水可以去除這些物質,刨淮山皮前將熱水燙在淮山上,浸泡數分鐘後,再進行刨皮。
筷子:拿一根筷子幫手,目的是避免雙手皮膚接觸到淮山的黏液。將一根筷子插在淮山中間,好像吃炸串燒般轉動淮山,另一隻手拿起刮刀刨皮,便有效減低致痕的機會。
如果皮肤产生痒感,不妨用热风吹一吹,或将双手浸于带些微烫感的热水内,慢慢地痒感会消除。
结语
中医食疗需要长期坚持,配合西医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减轻胃肠负担。同时,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