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刷新发电纪录
上海电力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刷新发电纪录
2024年12月31日,由国家电投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传来喜讯:单月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创下自2022年投产以来的历史新高。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电厂自身的卓越表现,更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耕细作、互利共赢的生动写照。
胡努特鲁电厂位于土耳其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伊斯肯德伦湾,是中资企业在土耳其最大的直接投资项目,也是土耳其“中间走廊”战略的重点对接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7亿美元,建设规模为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00兆瓦光伏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火光互补”电站。
该电厂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火光互补”模式。项目利用燃煤电厂内的闲置场地,布置光伏组件,所发电力直接接入燃煤机组和厂用电系统,避免了额外建设升压站和送出系统的成本。这种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了混合电站“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优势。
在环保方面,胡努特鲁电厂更是树立了行业标杆。电厂采用先进的脱硝、除尘、脱硫技术,污染物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通过烟塔合一和烟气一体化协同超净治理技术,极大降低了污染排放,被当地媒体誉为“无烟囱电厂”。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中国标准和经验,特别是在抗震设计方面。电厂经受住了2023年7.8级地震的考验,始终保持稳定运行,为土耳其震后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除了在技术和环保方面的突出表现,胡努特鲁电厂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项目所在地是濒危物种绿海龟和易危物种蠵龟的重要产卵地,电厂在设计和运营中采取了多项措施保护海龟栖息地,包括优化运输栈桥设计、控制施工噪声和照明、清理海滩垃圾等。根据当地专家监测,海龟的自然繁殖未受到电厂影响,相关区域的海龟数量保持稳定。
自投产以来,胡努特鲁电厂累计发电量已达169.02亿千瓦时。2023年,电厂全年发电量达109.64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高达8306小时,创下土耳其境内煤电厂利用小时新纪录。项目每年可为土耳其供应电力90亿度,约占该国年发电量的3%,为缓解土耳其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努特鲁电厂的成功运营,不仅展现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更体现了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秉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个项目不仅是中土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典范,更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