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美食打卡:松鼠桂鱼和桂花糕,你更爱哪个?
苏州美食打卡:松鼠桂鱼和桂花糕,你更爱哪个?
在苏州这座美丽的江南水乡,有两道美食堪称“双绝”:一道是形似松鼠、外酥里嫩的松鼠桂鱼,另一道是软糯香甜、桂花飘香的桂花糕。这两道美食,一个代表了苏州菜的烹饪精髓,一个体现了苏州点心的精致工艺,它们之间的对比,就像是苏州园林中的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松鼠桂鱼:从乾隆传说到餐桌明星
松鼠桂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最早见于《调鼎集》的记载。相传这道菜还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传说有关。据说乾隆微服私访时,在苏州的一家小酒馆里品尝到了这道菜,被其独特的造型和美味所吸引,于是赐名为“松鼠桂鱼”。虽然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它无疑为这道菜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制作松鼠桂鱼需要高超的刀工和烹饪技巧。首先,要将桂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然后在鱼身上切出菱形花刀,这一步骤考验厨师的刀工。接着,将鱼身裹上淀粉,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最后,将调好的糖醋汁浇在炸好的鱼身上,此时鱼身会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松鼠在叫,十分有趣。
松鼠桂鱼的口感层次丰富:外皮酥脆,内肉鲜嫩,酸甜适中的糖醋汁与鱼肉完美结合,再加上点缀的松子,不仅增添了口感,也使整道菜更加美观。这道菜不仅是苏州的招牌菜,更代表了苏菜的烹饪精髓。
桂花糕:三百年传承的甜蜜味道
与松鼠桂鱼相比,桂花糕的历史更为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桂花糕最早由明朝末年新都县城的小贩刘吉祥创制,以糯米粉、糖和桂花为原料,制作出这道令人称赞的美味。
桂花糕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首先需要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白糖和水搅拌成面糊。然后将面糊倒入模具中,撒上新鲜桂花,最后上锅蒸制。关键在于掌握好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以及蒸制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桂花糕的口感松软而不黏腻。
桂花糕的口感细腻软糯,带有浓郁的桂花香气。入口时,凉凉的触感与桂花的清香完美结合,既不会过于甜腻,也不会感到干涩。这道甜点不仅是苏州人日常喜爱的点心,更是节日庆典和文人雅士品茗赏月时的必备佳品。
一场味蕾的较量:谁是你的最爱?
松鼠桂鱼和桂花糕,一个代表了苏州菜的烹饪艺术,一个体现了苏州点心的精致工艺。它们在苏州的饮食文化中各具特色,难分伯仲。
松鼠桂鱼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复杂的烹饪工艺赢得了“宴客必备”的美誉,而桂花糕则以其简单的制作工艺和香甜软糯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心。如果你是追求刺激和新奇的食客,那么松鼠桂鱼的外酥里嫩和酸甜口感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如果你是喜欢甜点的美食爱好者,那么桂花糕的细腻软糯和桂花香气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
所以,松鼠桂鱼和桂花糕,你更爱哪个?不妨亲自来苏州品尝一番,感受这两道美食的独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