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年味十足的地区,第四站:广东潮汕新年风俗
盘点年味十足的地区,第四站:广东潮汕新年风俗
广东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地区。潮汕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潮汕地区的过年风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融合了中原地区的传统习俗与本地文化,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富有韵味的年节文化。
年前准备
腊月廿四是潮汕地区的小年,这一天被称为“老爷上天”,即家中的神仙上天述职。各家各户会准备猪、鸡、鱼等供品,烧纸钱,祈求神仙上天说好话,落地保平安。随后,各家各户会进行大扫除,用竹叶、榕叶、甘蔗尾、长扫把或红花仙草清扫家中天花板、墙壁角落,寓意把一年来的晦气清出去,迎接新春的到来。
除夕前,潮汕人会备办各式年货,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粿”,而最典型的粿是“红桃粿”。红桃粿以蟠桃传说为原型制作,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祈祷。此外,潮汕人还会贴春联、门神,这些习俗与中原地区相似,但潮汕人对春联尤为重视,往往要琢磨很久,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除夕之夜
除夕之夜,潮汕人会举行祭祖仪式,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祭祖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中必有鱼,寓意“年年有鱼”;芹菜蒜,寓意“有钱赚”;丸类食品,如牛肉丸、鱼丸,寓意“团圆”;还要有一碗甜汤,寓意生活甜蜜。饭后,大人们会给孩童分发压岁钱,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潮汕人会早早起床,祭祖后吃新年第一顿早饭。接着,人们会出门走亲戚拜年。拜年时,一般会带上两个大桔(谐音大吉)送给主人,主人也回赠互换两个大桔,寓意互赠吉祥、大吉大利。潮汕的拜年礼俗主要分为三种:家里人之间的拜年、亲朋好友的拜年以及同事、同行之间的拜年。每种拜年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礼仪和习俗。
特色民俗活动
在潮汕地区,春节期间还有一系列特色民俗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营老爷”。“营老爷”是将神明从庙里面请出来,端坐神轿由村民抬着游村走巷,接受百姓瞻仰,然后再送回神庙安放,旨在祈求平安顺境。这一活动热闹非凡,烟花鞭炮响彻云霄,大人小孩挤满了沿途街道,欢呼不止。
此外,舞狮、舞龙、舞蜈蚣也是潮汕地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传统节目。舞者不仅在本村表演,还会到外村、镇上或城市中宽阔的街头、广场去“赛演”,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大显身手。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潮汕人的才艺和热情,也传承了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
其他习俗
在潮汕地区,还有一些其他独特的过年习俗。如正月初七的“食七样羹”,即用七种蔬菜做成的羹汤,寓意着大人吃了变年轻、孩子吃了脸红润。选择的蔬菜也各有寓意,如厚合菜寓意合家平安、芹菜寓意勤劳致富等。此外,潮汕地区还有“走蔗巷”的传统民俗活动,祈愿村富民强、五谷丰登。
综上所述,潮汕地区的过年风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潮汕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潮汕地区过年,可以深刻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年味和独特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