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鄱阳湖:生态守护者的绿色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鄱阳湖:生态守护者的绿色奇迹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8/doc-inefkcqc4455723.shtml
2.
https://www.mee.gov.cn/ywgz/zysthjbhdc/dcjl/202405/t20240517_1073473.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8A03AAO00
4.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5/0110/c1004-40399209.html
5.
https://irrigate.whu.edu.cn/CN/10.12396/znsd.231156
6.
http://www.forestry.gov.cn.cdn20.com/lyj/1/dzw/20250102/603591.html
7.
http://www.cnplph.com/sf_7DC341F0A63544E0A04F7A9FC096A870_187_cnplph.html
8.
http://www.news.cn/local/20250109/849d78efa8904811b78acf6627850942/c.html

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长江双肾”之一,不仅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更是全球70多万只珍稀候鸟的越冬栖息地。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使得这片湿地重焕生机,成为生态守护者们创造的绿色奇迹。

01

科技赋能,精准治理水污染

水质改善是鄱阳湖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近年来鄱阳湖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总磷污染仍是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在2024年江西省两会上提出建议,构建鄱阳湖滨湖围垦区农业面源污染“测-溯-算-治-管”全链条防控技术支撑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长期持续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加强科技攻关,深入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构建最佳治理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这些举措为鄱阳湖水质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02

多措并举,打造候鸟安居之所

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栖息地,鄱阳湖每年吸引近60万只候鸟前来越冬。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在执法行动方面,2023年冬季至今,全省开展湖区排查1039余次,联合执法188余次,救治并放飞候鸟150余只,办理刑事案件61起、行政案件33起,行政处罚43人。同时,保护区还创新性地实施了生态垂钓项目,在200亩鱼塘投放7000多公斤鱼苗,既满足了群众的垂钓需求,又有效保护了湖区生态。

面对极端气候带来的挑战,保护区启动了鹤类食源性水生植物种源培育研究。经过5年的努力,科研团队在常湖池开展的刺苦草和马来眼子菜试点恢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平均每平方米刺苦草冬芽数量高达850颗,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03

智慧监测,守护湿地生态安全

在鄱阳湖都昌水域,一群守护的身影也在不停地忙碌,已在鄱阳湖保护区从事候鸟保护监测工作30余年的高翔便是其中之一。2024年7月13日,高翔带领着都昌站的年轻人开展日常巡护监测工作,行至渚溪河口水域时,他们的目光被一只飞翔的暗褐色海鸥所吸引。高翔敏锐地察觉到,这并非鄱阳湖的常见鸟类,可能是新记录物种。面对年轻人的好奇与疑惑,高翔耐心解释,“它的体型和颜色都与鄱阳湖常见的鸥类差异显著。”随即,他迅速拍下照片。返回站后,通过仔细比对鸟类图鉴,确认这是一只来自北极的海鸟短尾贼鸥,是江西鸟类家族的新成员。就这样,老一辈“鸟类专家”将自己多年监测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逐渐传授给年轻一代。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在积极探索生态监测的智慧化之路。2024年11月5日,保护区迎来了今冬首批白鹤,这一景象被保护区青年科研骨干余定坤通过智慧管理平台AI重点物种监测功能精准捕捉并记录。自2023年12月上线运行以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智慧管理平台已逐渐将无人机自动巡护、植被遥感监测分析、电子围栏预警、AI鸟类识别等前沿技术付诸实践,为保护区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管护体系。2024年10月21日,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云间归羽程》中,吴城保护站的“95后”科研人员袁子期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保护区的智慧监测系统。直播中,他熟练运用AI技术为鄱阳湖里的候鸟“点名”,准确识别出湖区监控画面中的候鸟种类与数量,甚至通过声纹监测功能确定不同候鸟在湖区的分布情况。

04

挑战与展望

尽管鄱阳湖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农业面源污染底数不清、研究不足,极端气候对湿地生态的影响日益凸显等。为此,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表示,将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鄱阳湖的生态保护之路,是一条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道路。从传统巡护到智慧监测,从单一保护到综合管理,鄱阳湖正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未来,随着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鄱阳湖必将续写更多绿色奇迹,为全球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