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亮相春晚舞台,河南春晚《蛇来运转》引爆热搜!
英歌舞亮相春晚舞台,河南春晚《蛇来运转》引爆热搜!
在即将拉开序幕的2025蛇年春晚上,两场精彩的舞蹈表演将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一场是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的英歌舞,另一场是融合了伏羲女娲神话元素的《蛇来运转》。这两场演出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创新精神。
英歌舞:从潮汕街头到春晚舞台
英歌舞是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2006年,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英歌舞持续“火出圈”,被许多网友称为“春节必看的传统艺术盛宴”和“最强过年气氛组”。
英歌舞的表演者通常身着古装,伴随着急促而有韵律的锣鼓节奏,跳出刚劲有力的舞步。其中,男子英歌队的动作威猛阳刚,服饰色彩鲜艳,音乐热闹欢快;女子英歌队则妆容清新、步伐轻盈,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
英歌舞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艺人的努力。许多英歌队员从小就跟随村里的长辈学习,即使离开家乡上大学后也从未放弃练习。在潮汕地区,英歌队数以百计,仅潮阳区就有130多支英歌队。近年来,当地大力开展英歌进校园活动,已有3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常态化英歌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儿童达3000多人。
《蛇来运转》:当伏羲女娲遇上现代舞
在2025河南春晚的舞台上,舞蹈《蛇来运转》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这个节目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结合东方幻想风格,营造出一个集日月、星空、云霭、山河、沟壑等于一体的宏大视觉空间。
节目的灵感来源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这幅绢画描绘了伏羲和女娲这对中华民族历史神话传说中的始祖型人物。画面中,伏羲头戴幞头,左手执矩;女娲束发高鬓,右手执规。二人上身相拥,下身蛇尾缠绕相交,周围是浩浩宇宙,日月运转,星辰环拱。
伏羲女娲绢画不仅是中原文化扎根西域的重要标志,也是西域多族群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精神向往,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例证。在《蛇来运转》中,舞者们用极具张力的舞蹈动作塑造出灵蛇舞动的形象,传达出蛇在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吉祥、灵动、智慧、生命力等多重含义。
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
无论是英歌舞还是《蛇来运转》,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春晚舞台上的创新演绎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一方面,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艺术手法和科技手段进行创新表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本源,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正如河南春晚导演组所说:“在这个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2025河南春晚’采用大量非遗元素,通过现代化视听语言,以古今交融方式探索传统文化新表达。”这种创新精神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
随着2025蛇年春晚的临近,我们期待着这些精彩的节目能够为全球华人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也期待着传统文化能够在创新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