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种全攻略:时间、人群、效果全解析
流感疫苗接种全攻略:时间、人群、效果全解析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流感高发期也悄然而至。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严重时可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关于流感疫苗接种,你可能有很多疑问,比如什么时候接种最好?哪些人需要接种?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虽然它不能保证100%不感染流感,但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因流感而患重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此外,接种疫苗还能减少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保护身边的人,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
最佳接种时间是什么时候?
流感高发期一般在冬春季节,即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考虑到疫苗接种到人体后,一般需要2-4周时间才能产生保护作用,因此,最佳接种时间是在流感季开始之前,即每年的9月至11月之间。
哪些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原则上,所有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当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以下高风险人群:
- 儿童:6月龄至5岁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生,因为学校是流感传播的高发场所。
- 老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 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病、支气管哮喘、心衰、糖尿病等患者,感染流感后可能加重基础病,发展为重症。
- 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后,重症流感风险很大,也会增加胎儿流产风险。
-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患者,感染风险高,且可能造成聚集性发病。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 对疫苗成分有过敏史的人,或曾经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 正在发热或慢性疾病近期加重的人,建议把病情控制稳定后再接种。
- 免疫抑制者、哮喘患者等特殊人群在接种流感疫苗时需谨慎,应遵医嘱。
接种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 感冒期间不宜接种:因为此时免疫力较低,可能影响疫苗效果。建议在症状消失后2-3天再接种。
- 鸡蛋过敏者可以接种:从2015年起,我国药典已不再将鸡蛋过敏作为疫苗接种禁忌。
- 接种后需观察:接种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无不适后再离开。回家后如果出现发热、寒战、胸闷、喘憋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 接种后仍需防护:疫苗产生保护力需要时间,在此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因人而异,平均保护力在30%-80%之间。对18岁以上成人因确诊流感而住院的保护力约有41%,入住加护病房的流感重症保护力则可高达82%。6个月至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力与成人相仿。
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由于流感病毒极易产生变异,几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会有所不同。即使病毒未发生变异,疫苗成分相同,保护效果也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一般不超过1年。因此,建议每年均须接种1次,这是全球一致性的作法。
2024-2025年流感疫苗有哪些新变化?
2024-2025年流感季将提供多种疫苗选择,包括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三价重组流感疫苗(RIV3)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其中,LAIV3是新推出的鼻喷式疫苗,适用于2-49岁人群。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优先选择高剂量灭活流感疫苗(HD-IIV3)、重组流感疫苗(RIV3)或佐剂灭活流感疫苗(aIIV3)。
接种流感疫苗后还会感染流感吗?
有可能。原因包括:
- 可能在接种疫苗前不久或在疫苗产生完整保护力前(约于接种疫苗后两星期内)即感染流感病毒。
- 可能感染了未包含于当季流感疫苗内的流感病毒。每年有多种流感病毒在流行,疫苗仅包含最可能流行的病毒株。
- 即使接种了流感疫苗,因疫苗提供的保护力会随接种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而有所差异,有些人仍可能感染疫苗所包括的流感病毒。
如果接种后还是感染了流感,疫苗还有用吗?
有用。研究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降低重症与死亡的机率。因此,即使感染流感,疫苗也能帮助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虽然它不能保证100%不感染流感,但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因流感而患重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因此,建议所有适龄人群,特别是高风险人群,每年按时接种流感疫苗,为自己和身边的人筑起一道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