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酒精性肝病全球流行趋势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酒精性肝病全球流行趋势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告显示,酒精性肝病(A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2019年全球15-29岁人群中,ALD患病率高达281,450例,发病率18,930例,死亡3,190例。从2000年到2019年,25-29岁年龄组的年龄校正患病率年均增长0.6%。在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所有年龄组的ALD患病率均有所增加。
在中国,酒精性肝病已成为最主要的肝病之一。本世纪初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在0.50%-8.55%之间,即每1000人中就有5-86人患有此病。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40g、女性≥20g且持续5年以上的人群是高风险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对酒精造成的肝毒性更为敏感,在相同饮酒年限和酒精摄入量的情况下,女性发生严重酒精性肝病的风险更高。
最新研究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在202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大会上,两项重要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项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显著降低伴有2型糖尿病的ALD患者不良肝脏结局的风险,尤其是肝失代偿的风险。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则表明,对于不适合激素治疗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肠菌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可改善患者生存率并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尽管如此,预防仍然是应对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方式。专家建议,成年人若饮酒,男性每次摄入酒精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同时,应避免空腹饮酒,并注意合理营养支持。对于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不能耐受酒精的人群,应提倡非必要不饮酒或极必要少饮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质,过量饮酒不仅会损害肝脏健康,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胰腺炎、某些类型的癌症以及精神和行为问题。
面对酒精性肝病的挑战,全球各国都在积极采取行动。例如,一些国家正在推动提高酒精税、限制酒精广告和营销、加强酒驾执法等措施。同时,提高公众对酒精危害的认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环节。对于已经患有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这包括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肝移植等。
酒精性肝病的流行趋势提醒我们,保护肝脏健康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这一疾病,减少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