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详解:鼻窦炎的正确打开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详解:鼻窦炎的正确打开方式

引用
6
来源
1.
https://www.pumch.cn/detail/35651.html
2.
https://www.pumch.cn/detail/12583.html
3.
http://www.news.cn/local/20240413/5c6fdbff5ec24add99c7c40c6ee23dec/c.html
4.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3/detail-inarswtq8946370.d.html
5.
https://www.pumch.cn/detail/35904.html
6.
http://wsjkw.shandong.gov.cn/ztzl/rdzt/xypx/kjzy/202405/t20240515_4729572.html

“鼻子长期不通气”“鼻涕一直流不完”“总是闻不到气味”……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鼻窦炎。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鼻窦炎有哪些症状?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有何区别?如何治疗?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01

什么是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专家齐航介绍,当炎症局限于鼻腔,即为鼻炎;当疾病更严重、累及范围扩大到鼻窦,则为鼻窦炎,其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头面部胀痛以及嗅觉减退等。

02

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有何区别?

“鼻窦炎按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临床上通常把病程在三个月之内的称急性鼻窦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旻表示,虽然急性与慢性鼻窦炎典型症状基本相同,但当急性发作时,患者症状会比较严重,因脓性分泌物压迫窦腔神经感受器,会引起明显而剧烈的头疼。

慢性鼻窦炎则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目前原发性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学界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过敏反应、细菌感染、鼻腔解剖结构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而慢性鼻窦炎也可继发于鼻窦真菌感染、口腔牙源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等系统性疾病。

03

鼻窦炎急性发作要及时就医

“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王旻说,如果出现急性鼻炎超过一周,仍流脓涕,甚至出现头疼、嗅觉减退等症状,首先要考虑急性鼻窦炎。同时,部分慢性鼻炎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也有造成急性鼻窦炎的风险。

急性鼻窦炎以细菌感染为主,严重的鼻窦炎患者,炎症可能穿透骨壁,诱发出现眶周脓肿、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慢性鼻窦炎出现这些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较少。

王旻建议,如出现急性鼻窦炎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抗生素治疗是急性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可辅以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充血剂(短时使用)、镇静剂或镇痛剂等。

04

慢性鼻窦炎如何治疗?

齐航提示,当出现鼻塞、流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症状中两种以上(其中鼻塞、流涕之一为必备症状),病程超过12周时,即可初诊为慢性鼻窦炎,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行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慢性鼻窦炎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学习和工作效率。如出现慢性鼻窦炎应如何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吕威介绍,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类型,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医生会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最常见原发性双侧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手段包括鼻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等。对于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会评估内镜鼻窦手术的必要性。其中针对难治性2型炎症型慢性鼻窦炎,近年来新出现了多种生物制剂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慢性鼻窦炎若不及时治疗与控制,会加重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其他疾病的症状,影响全身健康。”吕威建议,出现慢性鼻窦炎要及时接受规范化的诊治。

05

日常护理和预防建议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2.注意鼻腔卫生:避免过度清洁或用力擤鼻,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

3.避免过敏原:对花粉、尘螨等过敏的患者,应注意防护,减少接触。

4.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

5.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避免吸烟:吸烟会加重鼻窦炎症状,应尽量避免。

7.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8.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9.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

10.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降低免疫力,增加病情反复的风险。

11.注意口腔卫生:牙源性感染可引起鼻窦炎,保持口腔清洁很重要。

12.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如油漆、甲醛等,这些物质可能刺激鼻腔黏膜。

13.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4.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情加重。

15.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16.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减少对眼睛和鼻腔的刺激。

17.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鼻腔。

18.避免过度使用鼻喷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

19.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减少头部压力。

20.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1.避免过度饮酒:酒精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22.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

23.避免过度使用空调:温度变化可能刺激鼻腔黏膜。

24.保持良好情绪: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影响病情。

25.避免过度使用镇静剂:可能影响鼻腔通气功能。

26.定期更换枕套:减少尘螨等过敏原的积累。

27.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耐药性。

28.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线,预防牙源性感染。

29.避免过度使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影响诊断。

30.保持良好呼吸习惯:避免张口呼吸,减少鼻腔干燥。

31.避免过度使用减充血剂: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

32.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33.避免过度使用抗组胺药:可能影响鼻腔黏膜功能。

34.保持良好睡眠环境:安静、黑暗、适宜温度。

35.避免过度使用激素类药物:遵医嘱使用,避免滥用。

36.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减少眼部疲劳。

37.避免过度使用鼻腔扩张器:可能导致鼻腔结构改变。

38.保持良好口腔清洁习惯:定期洗牙,使用漱口水。

39.避免过度使用镇咳药:可能影响鼻腔分泌物排出。

40.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

41.避免过度使用鼻腔润滑剂:可能导致依赖。

42.保持良好社交活动:避免孤立,保持心情愉悦。

43.避免过度使用鼻腔喷雾:遵医嘱使用,避免滥用。

44.保持良好工作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45.避免过度使用鼻腔冲洗器:遵医嘱使用,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46.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换洗衣物,保持清洁。

47.避免过度使用鼻腔贴片:可能导致依赖。

48.保持良好饮食结构: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纤维素。

49.避免过度使用鼻腔扩张球:可能导致鼻腔结构改变。

50.保持良好生活态度:积极向上,配合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