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云居寺:千年古刹与石经山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云居寺:千年古刹与石经山的秘密

引用
腾讯
6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3A07XRC00
2.
https://s.visitbeijing.com.cn/attraction/101425
3.
https://www.bjfsh.gov.cn/zhxw/fsdt/202407/t20240722_40078992.shtml
4.
https://www.bjfsh.gov.cn/zhxw/bmdt/202408/t20240805_40079547_fs.shtml
5.
https://jinglu.cbeta.org/cgi-bin/jl_detail.pl?lang=&sid=zrmrq
6.
https://www.youshantuanjian.com/article/3740.html

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区,有一座被誉为“中华文化奇迹”的千年古刹——云居寺。这座始建于隋末唐初的寺院,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宝库,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与匠心的石刻图书馆。

01

千年古刹的历史沿革

云居寺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由隋代名僧静琬创建。静琬法师鉴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事件,担心佛教经典遭到破坏,于是发愿刊刻石经,以保存佛教文化。这一伟大工程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最终成就了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图书馆。

02

房山石经:刻在石头上的佛经

云居寺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属房山石经。这些石经刻于隋大业十二年(616年),至明朝末年,共刻成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方,总计3500万字。石经内容涵盖佛教大藏经的主要经典,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等重要经籍。

房山石经的刊刻工程浩大,工艺精湛。石经采用汉白玉或青石为材料,每方石板平均高约1.5米,宽约0.8米,厚约0.2米。石经的刻制工艺十分考究,先将石板打磨平整,再用朱砂打格,然后用刀笔刻写。石经字体工整,刻工精细,被誉为“石刻的书法艺术”。

03

北塔:契丹文化的艺术瑰宝

云居寺北塔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研究契丹民族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北塔始建于辽代,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高约24米。塔身由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造型优美,雕刻精细。

塔基为双层须弥座,束腰部分雕刻有乐舞伎、狮、象等图案,栩栩如生。塔身各面辟拱券门、龛及直棂假窗,门窗周围布满精美的浮雕,其中包括“白马驮经”“舍身饲虎”等佛教故事。塔冠部分最为独特,由九层佛龛组成,其中第一、二层连为一体,做成城楼形式;三层以上则为亭式塔形式,龛下方雕半身狮子及大象,象征文殊及普贤菩萨的坐骑。

04

石经山:藏经洞里的千年智慧

石经山是云居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探寻千年文化的重要景点。山上建有九个藏经洞,其中最著名的是雷音洞。雷音洞内四壁镶嵌石经板,洞顶雕有莲花藻井,洞中心建有五层石坛,坛上供奉佛像,坛下藏有石经。

石经山不仅是一座佛教文化的宝库,也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的游览胜地。山上林木葱郁,怪石嶙峋,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意盎然,秋季红叶似火,冬季银装素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云居寺作为北京房山文化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坚持文化引领,守正创新。自2013年起,“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先后走进全国40余个城市和地区,到各大高校和博物馆展出,并走出国门,到缅甸、德国、意大利等国举办文化外展,深受国内外观众好评。

云居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在这里,每一方石经、每一座古塔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智慧与虔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这颗“中华文化明珠”的奥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