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快速缓解肩胛骨缝痛
中医教你快速缓解肩胛骨缝痛
肩胛骨缝痛是很多人常见的困扰,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牵连到肩部和颈部的活动。中医认为,肩胛骨缝痛多由肌肉劳损、筋膜炎、颈椎问题或内脏疾病引起。下面介绍几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帮助您快速缓解疼痛。
武强推拿手法与保健操
武强推拿手法是针对肩胛骨缝痛的有效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由颈椎问题引起的疼痛。以下是一套完整的武强颈肩腰腿保健操,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准备姿势
双腿分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四指向前,拇指向后。
具体动作
- 前低后仰:头向前低,下颌尽量靠近胸部,拉伸颈后部肌肉;然后缓缓抬头、仰头,拉伸颈前部肌肉。重复3次。
- 左顾右盼:头向左侧旋转90度,眼睛平视左方,拉伸颈右侧肌肉;然后头向右侧旋转90度,眼睛平视右方,拉伸颈左侧肌肉。重复3次。
- 左右侧屈:头向左侧屈,左耳靠近左肩,拉伸颈右侧肌肉;然后头向右侧屈,右耳靠近右肩,拉伸颈左侧肌肉。重复3次。
- 前伸探海:头向左侧旋转45度,向左前下方看左脚尖,拉伸颈右后侧肌肉;然后头向右侧旋转45度,向右前下方看右脚尖,拉伸颈左后侧肌肉。重复3次。
- 回头望月:头向左后侧旋转,眼睛看向左后上方;然后头向右后侧旋转,眼睛看向右后上方。重复3次。
- 旋转颈部:头部由左—左下—前下—右下—右—后顺时针旋转3圈;然后再逆时针旋转3圈。
- 按揉后颈:伸出双手,十指交叉,放于颈后部,用手掌根部按揉颈后部15下。
- 按揉合谷穴:打开左手,用右手拇指第一节指节横纹对准左手虎口,然后弯曲,按揉合谷穴(指尖所指的位置偏向食指的方向)15下。
- 叩击肩贞穴:双手交叉,叩击肩贞穴(背部肩关节后下方)15下。
- 叩击肩井穴:双手交叉,叩击肩井穴(双侧锁骨中段上方肩上)15下。
- 叩击臂臑穴:双手交叉,叩击臂臑穴(上臂三角肌止点处)15下。
- 钟摆运动:上身弯曲,双臂自然下垂,双臂用力向前开始,使之随惯性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15下。
穴位按摩疗法
穴位按摩是中医治疗肩胛骨缝痛的常用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穴位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拇指按压,每次1-2分钟,可缓解疼痛。
肩贞穴:在腋窝直上方,肩关节外侧,当手臂自然下垂时,位于手臂与躯干夹角的凹陷处。可用拳头轻轻叩击,每次15下。
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同样用拳头叩击,每次15下。
臂臑穴: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用拳头叩击,每次15下。
艾灸膏肓穴
膏肓穴是治疗肩胛骨缝痛的重要穴位,位于后背肩胛骨旁。取穴时,病人坐位,双手交叉紧抱双肩,肘关节贴近胸前,将肩胛骨打开,从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开三寸处就是。
艾灸膏肓穴的具体方法如下:
- 患者平坐床上,屈膝抵胸,前臂交叉,双手扶于膝上,低头,面额抵于手背,使两肩胛骨充分张开。
- 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缘骨缝处按压,觉胸肋间困痛,传至手臂,即是膏肓穴,掐痕做标记。
- 艾灸时间:膏肓穴重灸30-50分钟,再取气海、足三里,各灸20分钟。也可以同时灸三穴,艾灸时间可以循序渐进延长,但要控制好频率,每天一次,一个礼拜内休息1-3天。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肩胛骨缝痛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几种推荐的运动:
双肩旋转法:中指贴住大腿两侧的“风市穴”,以肩为轴,前后各旋转10次。这个动作可以把膏肓活动开,充分松开肩背部,长期练习,能有效解决肩背痛的问题。
反拳捶脊法:把手放在人体背部,反拳沿着脊柱敲打。这样做可以把膏肓振开,又叫振髓法,久坐办公室的人可依此法经常敲打自己的背部,缓解肩背痛,疏通血脉。
扇子开合法:坐在椅子上,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把后背像扇子一样向前打开,停一会儿,再慢慢挺胸,收紧后背,往后挤压脊柱。如此反复几遍,人会感觉周身清爽,肩背疼痛明显减轻。
椅子反坐法:把椅子反过来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而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就是在挤压膏肓穴。每日如此反复几遍,既可益寿延年,还对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颈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使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获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