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购物狂欢:如何避开虚假好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购物狂欢:如何避开虚假好评?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847827059865273
2.
https://bk.taobao.com/k/taobaoshangcheng_420/35421f227604e0bcca36f3102beab642.html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97711
4.
https://bk.taobao.com/k/taobaoruanjian_551/67b4929738ddba5f0520e137b46680a6.html
5.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411/11/t20241111_39198047.shtml
6.
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1105/74affef517684cebbf4f12f8537ed342/c.html
7.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1112/7a1b9dc3e85843a5996b16544b733911/c.html
8.
http://www.ningdu.gov.cn/ndxxxgk/c100920/202411/3602af153a8541c99848c23a25077022.shtml
9.
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1101/35018905f6f34270bcd3892e62fb914a/c.html
10.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10/27/140000_54738168.htm
11.
https://www.mycaijing.com/article/detail/534245?source_id=40
12.
https://www.junhe.com/legal-updates/2547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许多消费者发现虚假好评依然存在,这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7.0%的受访者表示曾被虚假评价忽悠过,而59.5%的受访者感到电商平台的评价半真半假。为了避免落入虚假好评的陷阱,专家建议消费者货比三家,不盲目相信商品评价,并提高维权意识进行监督举报。同时,建立更完善的征信体系和改善商品评价机制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01

虚假好评的常见套路

“好评返现”是目前最常见的虚假好评手段。商家通过提供现金或优惠券等方式诱导消费者给予正面评价。例如,有消费者在收到网购包裹时发现商家附带的求好评小纸片,上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平台上为商品写好评,并承诺好评之后可以获得1-5元钱的奖励。

除了“好评返现”,刷单炒信也是虚假好评的重要形式。一些商家雇佣“水军”伪造用户评价和晒图,将虚假的“买家秀”作为引流工具。更有甚者,这些行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例如,四川警方破获的一起“网络水军”团伙案中,该团伙在2年多时间里为多个平台1000余户商家“刷单控评”,以此攫取不法收益。

02

虚假好评的危害

虚假好评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消费者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评价信息时,他们的购物体验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同时,虚假好评让那些真正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商家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03

如何识别虚假好评

面对虚假好评,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虚假评价的迹象:

  1. 一致性过高的好评:如果所有评价都过于一致,缺乏真实使用体验的描述,很可能是虚假好评。

  2. 带有明显营销痕迹的评价:过于夸张的描述、频繁出现的营销话术,或是带有明显诱导性的评价,都需要谨慎对待。

  3. 评价时间过于集中: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好评,尤其是新店铺或新产品,可能存在刷单嫌疑。

  4. 缺乏真实使用细节:真实的用户评价通常会包含具体的使用感受和细节描述,而虚假好评往往流于表面。

04

如何避开虚假好评的陷阱

  1. 货比三家:不要轻易相信单一平台或店铺的评价,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了解产品信息,包括专业评测、论坛讨论等。

  2. 关注差评:差评往往能提供更真实的信息,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潜在问题。

  3. 查看评价细节:仔细阅读评价内容,重点关注那些包含真实使用体验和细节描述的评价。

  4. 理性对待优惠:不要因为小额返现或优惠券而放弃自己的真实判断,保持理性消费。

  5. 利用平台工具:许多电商平台提供了评价筛选功能,可以筛选出追加评价、有图评价等,这些往往更可靠。

05

法律法规的保护

今年9月起,《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明确“好评返现”“刷单炒信”等行为违法,商家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这一规定的出台为打击虚假好评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然而,实际执行中仍面临一些挑战。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和复杂性,虚假好评的证据收集和执法难度较大。因此,消费者在遇到虚假好评时,要注意保留证据,如商家的宣传截图、返现承诺等,及时向平台举报或向相关部门投诉。

06

平台的责任与行动

电商平台在打击虚假好评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建立监测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评价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好评。

  2. 完善举报机制:提供便捷的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督。

  3. 优化评价体系:引入更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如追加评价、有图评价等,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参考价值。

  4. 加强商家管理:对违规商家采取降权、罚款等处罚措施,维护平台生态。

07

消费者的责任与行动

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保持理性,不被小额返现或优惠券所诱惑,坚持给出真实的评价。同时,也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08

结语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消费者享受实惠的好时机,但面对虚假好评的困扰,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和防范。同时,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也要持续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机制,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电商环境。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让消费者放心购物的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