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危害再曝,转基因食品还能吃吗?
草甘膦危害再曝,转基因食品还能吃吗?
最近,美国人类学家温康妮-亚当斯的新书《草甘膦与漩涡》引发了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多点民族志方法,探讨了草甘膦的安全性争议,指出草甘膦具有多重本体性,其安全性和毒性存在不确定性。这一发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草甘膦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化学名称为N-(磷酸甲基)甘氨酸,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它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特别是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中。然而,草甘膦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草甘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美国环保署一名官员因罹患癌症而揭发草甘膦作为一种螯合剂对人体致癌的14种途径。此外,多名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指出草甘膦对肝、肾、肠道等部位的损害。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并未得到一致认可,许多科学家和监管机构认为,草甘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事实上,草甘膦虽然有毒,但相对安全。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国法院的判决书也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草甘膦致癌。此外,草甘膦与转基因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几乎所有的非转基因作物都使用草甘膦。
面对草甘膦的安全性争议,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农药减施增效,实施科学用药增效行动,加快集成推广一批经济实用、简便有效、农民乐于接受的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对草甘膦行业的监管。例如,2024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要求,2027年底前建立农药原药制造、焦化企业腾退地块清单,逐步查清土壤污染状况,采取措施管控土壤污染。同时,各地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草甘膦行业的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虽然草甘膦存在一定的危害,但经过科学评估和监管,其风险是可控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得到了科学证实。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理性对待,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政策动态,不要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