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赤坎古镇:一日游完全攻略
江门赤坎古镇:一日游完全攻略
江门赤坎古镇是一座拥有350年历史的古镇,现存街道建筑大多由20世纪初由华侨出资兴建,江水环绕,古榕婆娑,舟来楫往,600多座骑楼依水而建,3公里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骑楼街侨味十足。依江而建的赤坎影视城是国内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
一日游攻略
上午:拍照打卡
建议早上9点左右到达赤坎古镇,此时游客较少,适合拍照。以下是一些必打卡的拍照点:
“赤坎好有戏”骑楼:这是赤坎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非常适合拍摄街景和人像。
“赤坎旅游区”背景墙:位于景区入口处,是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
景区北门拱桥:拱桥倒映在水中,配上两岸的骑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和平广场:广场上的和平鸽非常活泼,可以拍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下午:观看演出
中午可以在古镇内的小食街解决午餐,推荐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下午可以观看古镇内的演出:
粤剧表演:周六日有演出,可以感受广东传统戏曲的魅力。
音乐喷泉灯光秀:傍晚时分,喷泉伴随着音乐起舞,讲述着赤坎的故事。
打铁花表演:晚上最精彩的节目,火花四溅,极具视觉冲击力。
美食推荐
赤坎豆腐角
赤坎豆腐角,又称也安氏豆腐角,以豆腐为主要原料,为民国时期赤坎镇小食店店主也安氏首创,以酥、滑、嫩、香的独特风味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豆腐角制作简单,吃起来却异常鲜香。以新鲜鱼酱涂于被切成小方块的豆腐表面,放至平底锅上用热油煎炸,并不时翻动,待到表皮金黄再洒上胡椒粉和葱花,配上几片一起煎的辣椒装成一盒,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旧时赤坎一家名为“马仔驰名豆腐角”的摊档最受顾客欢迎。如今在牛圩路小吃街“马仔豆腐角”,我们仍然能够尝到旧时豆腐角的风味。
柴火煲仔饭
民国初期,在开平赤坎圩从事?镬、箍桶、打铁、打棉胎等工作的手工艺人众多,他们挑着的担子必带上瓦煲或茶煲,方便走街串巷时一边干活一边可以做饭。这时期的瓦煲饭是手工艺人填饱肚子的一种饮食。上世纪20年代起,赤坎人用瓦煲做起饮食生意,并成为今天名扬海内外的赤坎煲仔饭。2022年,赤坎煲仔饭被列入江门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赤坎煲仔饭用果木柴烹饪,食材丰富,口味多样,有黄鳝、牛肉、排骨、肉片、腊味等,米质软熟、爽口润滑,连旅居美加等地的华侨亦对赤坎煲仔饭有着难忘的记忆。驻足在赤坎华侨古镇牛圩路小吃街的“發记煲仔饭”店门前,饭香、肉香、油香、柴火香交织在一起,百年前用柴火烧就一锅煲仔饭的场景呈现在每位游客眼前。
开平广合腐乳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开平塘口镇人方守傥与其子方文帜,在开平水口镇开设了一间名为“广合号”的腐乳作坊,开始生产腐乳,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广合腐乳的字体设计灵感来源于赤坎华侨古镇中关氏图书馆的牌匾字体。2012年,广合腐乳酿造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平腐乳多用作烹饪调料,以黄豆作原料,经过制坯、前期发酵、腌制、后期发酵等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醇浓郁。许多华侨出国随身携带一罐,甚至外国人也喜爱食用,由此得名“中国奶酪”。在赤坎华侨古镇长兴路的“八福屋”和“强记码头时光”,这一罐罐的广合腐乳传承着百年前精湛工艺,等待着被带到餐桌上,为食客呈现百年未变的、醇香质朴的本地风味。
周边免费景点推荐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
位于赤坎古镇附近的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是广东首家先锋书店。书店由5个蒙古包一样的旧粮仓改造而成,独特的空间设计和丰富的藏书使其成为江门新的文化地标。书店内还设有玻璃屋咖啡店,是休闲阅读的好去处。
三十三墟街
因《狂飙》走红的三十三墟街是江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浓厚的岭南水乡风情。街道两旁布满了传统商铺和现代咖啡馆,是体验江门地道生活的好去处。
江门赤坎古镇是一座活着的侨乡博物馆,每一座骑楼、每一道美食都在诉说着华侨们的故事。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不妨趁着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江门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