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重启
铭记历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重启
2024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在经历40天的策划与筹备后,重新对外开放。这一天,恰逢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731部队遗址不仅是日本侵华期间的重要历史遗迹,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篇章的见证。
“黑盒”中的历史真相
重新开放的731部队本部旧址,以一个巨大的“黑盒”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设计寓意深远,象征着记录飞机飞行数据的黑匣子,真实记录了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馆前两株被剥掉树皮的死树,扭曲的枝干如同垂死挣扎的人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步入“黑盒”,每个空间都透出沉重的压迫感。地下一层的冥思厅、地上两层的展览区,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旧馆展览面积的5倍。展览内容分为六大主题:侵华日军细菌战、七三一部队——日本细菌战大本营、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和毁证与审判。
新馆展出文物达10050件,珍贵历史照片654张,示意图69个,表格22个,模型8个,历史档案1005页,图书资料20本,场景7个,视频38个,选用原队员证言8小时。这些罪证均源于近年中、日、美等国家关于“七三一”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带有“极秘”字样的二战时期侵华日军师团军医部的《阵中日志》、战后对日本关东宪兵队及细菌战犯的审判问讯材料,以及七三一部队往来信件等珍贵档案。
731部队的罪行揭秘
731部队,全称为关东军满洲第731部队,成立于1935年,由石井四郎领导。该部队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掩护,实际上却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立了大规模的细菌武器研究基地。部队成员川岛清在伯力审判上亲口供认,731部队将活人用作细菌试验,杀害了至少3000人。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0,000人,受害者包括中国人、苏联人、朝鲜人和同盟国战俘。
在“人体实验”展区,一张复制的“匣床”静静地躺在展厅中央。这是七三一部队用来迫害劳工的刑具之一,劳工被捆绑在床上,头部放在木盒子里,遭受灌辣椒水的刑罚。旁边陈旧的木质柜子上刻有“石井部队”字样,这些是从遗址出土的办公用柜,见证了那段黑暗的历史。
在“研制细菌武器”展区,展示了各种细菌培养设备和实验器材。731部队主要研究的病原体包括鼠疫菌、炭疽菌和鼻疽菌。他们不仅进行静态培养,还进行了活体实验,将病原体注入人体,观察其致死过程。这些实验数据被用于开发细菌武器,意图在战场上使用。
历史的警示与反思
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反人类罪行之一。它不仅违反了国际法,更违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陈列馆通过展示这些触目惊心的罪证,旨在提醒世人铭记历史,防止类似罪行再次发生。
2024年8月,94岁的原731部队成员清水英男重返哈尔滨,在部队旧址纪念碑前鞠躬合十,向当年的受害者谢罪。他回忆说:“场面过于残忍,我也说不出话来,为何这么小的孩子、还未出生的孩子都要解剖呢?”这位老人的忏悔,体现了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反思。
然而,日本社会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却十分复杂。部分舆论认为,中共利用二战日军重返中国谢罪是基于政治需要。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国诚指出:“清水先生的忏悔之行当然有助于对当年日本侵华的残暴性有所体悟、警惕。实际上,中日两国都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日本也遭受了战败还有两次原爆的教训,所以日本近年的道歉与忏悔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重新开放,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警示。它提醒我们,科技一旦被用于违背人性的目的,就会成为最可怕的武器。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真正捍卫和平,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正如陈列馆所传达的最质朴有力的声音:“铭记历史,守望良知,捍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