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社交媒体让我们“词穷”:文字失语症的困境与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社交媒体让我们“词穷”:文字失语症的困境与突破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2
来源
1.
http://www.ce.cn/culture/gd/202403/20/t20240320_38941346.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9454373_120284397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77075
4.
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4-12-29/doc-ineccsmv4561327.shtml
5.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72c64ec7b31715535ffd6216502edf18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BDPS2N05429MRP.html
7.
https://www.kaifeng.gov.cn/kfsrmzfwz/zwyw/pc/content/content_1878966214547935232.html
8.
https://zqb.cyol.com/html/2024-02/27/nw.D110000zgqnb_20240227_3-07.htm
9.
http://www.rcfls.shisu.edu.cn/c0/fc/c13767a180476/page.htm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9671
11.
https://www.ecnu.edu.cn/info/1426/68048.htm
12.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58131.htm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这句看似简单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陷入了“文字失语”的困境:想表达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写东西时只能用简单的网络用语,甚至在需要当面沟通时也感到词不达意。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据《咬文嚼字》编辑部统计,超过半数的受访青年承认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正在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提笔忘字”“词穷”等现象已变得司空见惯。

从“提笔忘字”到“词穷”

“小陈,你今年下半年负责的那几个项目再展开说几句吧。”在单位年底的一次总结会议上,小陈在念完总结发言后,被领导点名要再详细说一下。虽然他很熟悉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但发言时他一度“大脑空白”,知道工作内容却难以完整地表达出来。“脑子里有许多零碎的词汇,但连不成完整的句子,有时候还‘断片’了。”

小陈的经历并非个案。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郭小安看来,“词穷”现象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虽然他们的词汇量可能并未减少,但由于过度依赖网络化表达方式,如图像、段子、表情包、流行语等,一旦离开这些工具,就会出现“提笔忘字”“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等情况。

语言能力退化的背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社交媒体的普及无疑是重要推手。

首先,键盘输入取代了传统书写,让人们逐渐忘记了汉字的结构和笔顺。正如一位高校教师所说:“以前都是用粉笔板书,现在都成了PPT课件。”这种变化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导致了“电脑失写症”的出现。

其次,碎片化阅读影响了人们的知识体系构建。在短视频时代,许多人习惯了通过看画面来获取信息,甚至对视频中的字幕是否准确也毫不在意。这种浅表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人们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丰富的词汇储备。

此外,过度依赖线上交流也削弱了面对面沟通的能力。不少年轻人已经成为“低头族”,即使在家庭聚会中也缺乏深度交流。正如郭小安教授所说:“过去朋友一见面常有聊不完的天、说不尽的话,而现在简单寒暄后,便没什么可多聊的。”

语言能力退化的深远影响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当我们的表达能力退化时,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正如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郭小安所言:“短视频语言取代文字表达,不仅会带来‘词穷’问题,还可能导致个人逻辑思维的破坏和理性思考的缺失。”

从个人层面来看,语言能力的退化会影响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在需要撰写报告、发表演讲或进行深度对话时,表达能力的不足会成为明显的障碍。从社会层面来看,这可能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如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所说:“汉字是中国人情感最为细腻的表达方式,可以透过文字,读出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但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汉字的内涵。”

如何重获表达能力

面对这一挑战,专家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1. 增加深度阅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提升语言审美和词汇量。正如郭小安教授所说:“如果熟知唐诗宋词,有古文的积累和沉淀,就会有更丰富的表达。”

  2. 多进行面对面交流:摆脱“社恐”心理,通过与人直接对话来锻炼表达技巧。

  3. 坚持写作练习:通过日记、小作文等形式,培养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4. 学习规范语言:减少对网络用语的依赖,有意识地使用标准汉语。

  5.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打破碎片化信息的限制,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语言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努力。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表达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坚持用对方法,你也能轻松掌控表达。”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不应让技术主宰我们的思维和表达。相反,我们应该主动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重新找回那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