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切尔诺贝利37周年:核安全警钟长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切尔诺贝利37周年:核安全警钟长鸣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sid=de0dcbabd7d3ecc5cbb82148/s?word=%E6%98%8E%E6%96%AF%E5%85%8B%E8%BF%98%E6%9C%89%E6%A0%B8%E8%BE%90%E5%B0%84%E5%90%97&sa=re_dl_prs_34689_3&ms=1&rqid=6013022797848787431&rq=%E5%9F%BA%E8%BE%85%E8%BF%98%E6%9C%89%E6%A0%B8%E8%BE%90%E5%B0%84%E5%90%97&rsf=1630013&asctag=63850
2.
https://www.sohu.com/a/774449421_267106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87%E7%88%BE%E8%AB%BE%E8%B2%9D%E5%88%A9%E6%A0%B8%E9%9B%BB%E7%AB%99/998102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87%E5%B0%94%E8%AF%BA%E8%B4%9D%E5%88%A9%E4%BA%8B%E6%95%85/883484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F%84%E7%BE%85%E6%96%AF%E5%85%A5%E4%BE%B5%E7%83%8F%E5%85%8B%E8%98%AD%E6%99%82%E9%96%93%E8%BB%B8_(2024%E5%B9%B48%E6%9C%88)
6.
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132!zh-Hant-HK
7.
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chernobyl-remembrance-day/background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5%9B%BD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6%8F%E5%B2%9B%E7%AC%AC%E4%B8%80%E6%A0%B8%E7%94%B5%E7%AB%99%E4%BA%8B%E6%95%85
10.
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24/04-26/10206515.shtml

2024年8月,乌克兰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内的中子辐射水平突然激增,引发国际社会对可能的二次爆炸风险的担忧。尽管乌克兰专家表示目前仍在安全范围内,但这一情况再次将全球目光聚焦到这个37年前发生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严重事故之一的地方。

01

事故回眸: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严重的灾难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发生爆炸,大量强放射性物质泄漏。这场事故不仅导致31人当场死亡,更严重的是,它释放了近520种危险的放射性核素,污染范围覆盖苏联大部分地区,包括现在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

据官方数据,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受到核辐射的人口将近840万人,比奥地利的总人口还多;三个国家受到核污染影响的领土面积约为15.5万平方公里,几乎是意大利总领土面积的一半;受到铯-137和锶-90污染的农业区面积约为5.2万平方公里,比丹麦的领土面积还大。近40.4万人被重新安置,但仍有数百万人继续生活在残余核辐射可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的环境之中。

02

当前状况:隔离区内的辐射水平依然高企

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划定核电站方圆30公里为隔离区。在白俄罗斯境内,这片隔离区现今是波列斯基国家辐射生态保护区,面积约21.7万公顷。据新华社记者探访报道,这里的辐射值远高于白俄罗斯全国平均值,脚下积雪覆盖的土地辐射值达到每小时5微西弗——一般而言,单次接触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身体不会受到影响。

造成核污染最主要的放射元素是铯137,无色无味,半衰期约30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铯137污染了白俄罗斯大约23%的国土。截至2023年1月,白俄罗斯还有94.5万人生活在核污染区,其中约19万人是儿童。核污染区居民主要受到甲状腺疾病、白血病、皮肤病和免疫功能降低等威胁。

03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应对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严重性促使国际社会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应对行动。联合国自1986年以来持续关注切尔诺贝利问题,实施了230多个研究和援助项目。国际社会在健康、核安全等领域提供了长期支持。

1991年,联合国成立了由人道协调厅管理的切尔诺贝利信托基金。自1986年以来,联合国组织以及主要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在健康、核安全领域发起了230多个研究和援助项目,包括住房建设、社会心理康复、经济恢复、环境、清洁食品生产和信息提供。

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及其在三个受影响国家的区域主任加入了切尔诺贝利合作协调机制。次年,联合国宣布将战略重点从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转移到长期发展。在履行协调责任的过程中,开发署针对切尔诺贝利问题确定了三个优先领域:

  1. 提供包括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各类信息
  2. 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
  3. 提供旨在帮助政府合理化切尔诺贝利项目开支的政策咨询
04

核安全的未来:警钟长鸣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远未结束。世界核协会报告数据显示,“石棺”覆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内部仍有约200吨放射性钴、30吨受污染的粉尘以及16吨铀和钚。据美联社报道,预计到2064年,核电站内四个反应堆才能全部退役。在此之前,核电站仍然“非常危险”。

然而,核能作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低碳能源,其发展仍被许多国家视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白俄罗斯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仍决定建造奥斯特罗韦茨核电站。这座核电站设计为可承受6级地震,并已在2016年成功通过压力测试,其抗震裕度大于其他地方的普通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7周年之际,这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仍在提醒着世人:核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核能的利用必须建立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之上。正如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所说:“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白俄罗斯做出建造核电站的决定并不容易。白方高度重视核电站安全,在建造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规范和标准,将其建成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