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保护期揭秘:半年还是更久?
狂犬疫苗保护期揭秘:半年还是更久?
近期,一则关于3岁男孩被狗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仍不幸离世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悲剧不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公众对狂犬疫苗保护效果的质疑。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几乎100%的病毒性疾病,但通过及时、规范的疫苗接种,完全可以预防。那么,狂犬疫苗到底应该如何正确接种?保护期有多久?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狂犬疫苗的基础免疫程序
目前,我国狂犬疫苗的基础免疫程序主要有两种:
5针免疫程序:分别于注射当天(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注射1剂次,共5剂次。
“2-1-1”免疫程序:第0天注射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1剂),第7天和第21天再各注射1剂次,共4剂次。
两种程序效果相当,具体选择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加强免疫的时机
完成基础免疫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疾控中心的最新研究进展:
如果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再次暴露,应继续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
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
全程接种后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需于0天、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处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
基础免疫程序:注射当天、第7天、第21天或第28天各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定期加强: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
最新研究进展:mRNA狂犬疫苗
近年来,mRNA疫苗技术在狂犬病预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最新研究显示,新型mRNA狂犬疫苗只需接种2针,即可提供100%的安全有效保护,且抗体起效更快、水平更高。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表明,其研发的mRNA狂犬病疫苗在恒河猴和小鼠中能诱导持久而全面的免疫反应。艾美疫苗研发的mRNA狂犬病疫苗LVRNA001在动物实验中也展现出优异的保护效果。
狂犬病预防关键要点
及时处理伤口: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约15分钟,然后用碘伏或其他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
尽早接种疫苗:狂犬病疫苗越早接种越好,即使超过24小时,只要在疫苗产生免疫力前未发病,接种仍有效。
完成全程接种:无论是5针法还是“2-1-1”法,都必须按时完成全程接种,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高风险人群定期检测:高风险人群应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狂犬病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接种,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狂犬疫苗,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