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变化与胰腺癌风险探讨
饮食变化与胰腺癌风险探讨
胰腺癌因其极高的死亡率被誉为“癌中之王”,患者5年生存率仅约5%。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常见。上海的胰腺癌发病率已高达12-14/10万,并呈上升趋势。吸烟是已被确认的胰腺癌风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病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者。此外,饮食习惯的西化,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甜食、肉食和油炸食物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和粗粮摄入不足,也被认为是胰腺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为预防胰腺癌,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高油、油炸和多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比例,保持饮食均衡。同时,若出现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腰背酸痛或突发血糖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胰腺癌的可能性。
胰腺癌发病率低,死亡率高,预防工作刻不容缓
胰腺癌的危险性
胰腺癌,被称作癌中之王。患者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左右,目前很难有所突破。面对如此凶险的肿瘤,人们时常会追问医生哪些人患胰腺癌的风险高?我们平日应如何提防?
胰腺癌的发病人群
几十年来的临床流行病研究分析发现,胰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经济发达地区的患病人群高于贫困地区,西方胰腺癌的发病率也远高于其他地区。目前,上海的胰腺癌发病率已经高达到12-14/10万,并呈现上升趋势。
吸烟是胰腺癌的重要诱因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因此戒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饮食习惯西化是胰腺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饮食习惯日益西化,甜食、肉食、油炸食物摄入过多,蔬菜、水果、粗粮摄入太少,与造成胰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密切相关。
- 高脂肪、高蛋白质的“大鱼大肉”饮食习惯会刺激胃肠道释放出缩胆素和其他激素,增加了胰腺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加速正常细胞变异的时间。
- 同时食物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在高温油炸时,会分解出可诱发胰腺癌的杂环芳香族胺类物质,常吃油炸食品则会增加患胰腺癌的危险机率。
预防胰腺癌的饮食建议
因此,普通市民应从调整饮食习惯着手,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食高脂、高油、油炸、多盐的食物,同时需注意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重要补充,每天多摄入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并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必要矿物质的摄入量。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一旦市民出现腹部疼痛、消化不良、腰背酸痛、突发血糖异常等症状,在临床上,我们建议在看内科、骨科、内分泌科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去肿瘤专科医院的胰腺外科就医,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再去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切勿因“对症不对因”的治疗,延误病情。
饮食与胰腺癌关系密切,要警惕不良饮食习惯。戒烟很重要,多吃粗粮蔬果。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去胰腺外科排查。饮食恰当保健康,不当易致病,大家应注重营养均衡,预防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