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预测成真?加密货币主流化加速进行时
CZ预测成真?加密货币主流化加速进行时
在2022年的FII研究所访谈中,Binance创始人兼CEO赵长鹏(CZ)做出了一个大胆预测:在接下来的5至10年内,加密货币将会逐渐成为主流支付方式,而非仅仅是一个讨论的话题。这一预测引发了业界对于加密货币未来发展路径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监管环境改善:合规是必经之路
CZ认为,随着监管环境的改善,合规是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印证。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资产出台禁止规定。美国、欧盟、英国、新加坡、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强监管力度。中国香港则积极探索加密资产牌照管理,实行“双牌照”制度,将虚拟资产分为证券化金融资产和非证券化金融资产两类进行监管。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的加密资产国际监管框架提出了9项高级别建议,强调“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要求加密资产发行方和服务提供商建立全面的治理框架和风险管理机制。
机构投资者入场:市场信心增强
2024年,比特币现货ETF的获批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里程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授权11只ETF开始上市交易,市场多年的期盼终于如愿。上市首日,11家美国现货比特币ETF交易价值超过35亿美元。
最新公布的持仓文件显示,截至9月30日,高盛的比特币现货ETF持仓价值超7.1亿美元,上一季度末仅为4.1亿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摩根士丹利总共持有价值约1.9亿美元的现货比特币ETF。自1月份成功在美股上市交易以来,美股市场所有比特币ETF产品的累计日交易规模已超过5000亿美元。
支付应用普及:用户接受度提升
全球金融服务应用下载量持续攀升,预计2024年将达到77亿次。其中,美国加密货币应用下载量增长95.2%,日本增长30.8%。币安在印度市场重启后表现强劲,通过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在多个市场占据声量份额(SOV)榜首。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加密货币主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监管不确定性、市场波动性、技术安全性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CZ认为,不同领域会有不同的发展速度、监管压力和模式,行业应该保持多元化的生态。
对于中国市场,CZ表示,中国将香港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突破口是明智之举。虽然香港目前的监管条款限制较多,但近期开始有放松趋势,预计会很快做出较大调整。
结语
正如CZ所言,加密货币正在从一个边缘话题逐渐走向主流。随着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入场以及支付应用的普及,加密货币正在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虽然前路仍充满挑战,但这个新兴行业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