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古代文人到现代网红:中国“素颜美学”的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古代文人到现代网红:中国“素颜美学”的演变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IO3EOH05566C0D.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6VE9IC05562O1E.html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92f46d98bcdc6754bc9ab3e9eb44c41a
4.
https://www.sohu.com/a/826726792_121124417
5.
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682473
6.
https://www.orangenews.hk/artanddesign/1207959/%E8%97%89%E5%9B%9B%E7%B3%BB%E5%88%97%E4%BD%9C%E5%93%81%E5%A4%9A%E7%B6%AD%E5%BA%A6%E5%91%88%E7%8F%BE%E7%8E%8B%E6%B0%8F%E6%B0%B4%E5%A2%A8-%E7%8E%8B%E7%84%A1%E9%82%AA%E5%80%8B%E5%B1%95-%E6%B0%B4%E6%84%8F%E5%B1%B1%E6%83%85-%E9%87%8D%E6%A7%8B%E7%B5%95%E5%A6%99%E8%87%AA%E7%84%B6.shtml
7.
https://www.culturechina.cn/m/263321.html
8.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xinhuanet.com/fashion/20240715/ecd44a4067444a72af86d57c28a451f7/c.html

“素”字在古代汉语中含义丰富,涵盖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多种用法。以下是其主要古意及其经典文献例证:

  1. 作为名词

    • 指未经染色的生绢:《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的描述1
    • 用于书写或信件的代称:如《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3
  2. 作为形容词

    • 表示白色或与丧事相关的颜色:例如《殽之战》提到“秦伯素服郊次”,以及《三峡》中的“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
    • 形容朴素或不加修饰的状态:《陋室铭》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表述1
  3. 作为副词

    • 表示平素、一向的习惯或状态:《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1
    • 描绘白白地或空的状态:《伐檀》诗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1

此外,“素”还常指蔬果类食品(如《荀子·王制》中的“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素”),或表示真诚、质朴等抽象概念3

综上所述,“素”字在古文中既可具体指物,也可表达抽象品质,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01

古代文人的“素颜美学”

古代文人对“素”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美学追求。他们通过诗词、绘画和生活用品,展现了独特的“素颜美学”。

在诗词中,古代文人常用“素”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纯净和美丽。例如,陶渊明的“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2,用“素”字描绘了银河女神的洁白双手,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之美。李白的“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3,则通过“素手”与“红妆”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在绘画中,古代文人追求“素”的境界,强调简单、自然的笔触。例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留白,展现了江面的广阔和孤独感,体现了“素”的美学追求。

在生活用品中,古代文人也追求“素”的风格。例如,宋代的瓷器以简约、素雅著称,不追求华丽的装饰,而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简单搭配,展现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02

现代的“素颜美学”

与古代文人的“素颜美学”相比,现代的“素颜美学”更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以“中式变装”为代表的“素颜美学”风靡一时。

“中式变装”视频通常以中国传统音乐为背景,博主通过精心设计的妆容和服饰,展现各种富有中国特色的造型。这些视频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例如,美妆博主“宽宽”的“中式变装”视频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她的视频中包含了各种中式妆容,如改良越剧妆、京剧妆、旗袍妆等,每个妆容都经过精心设计,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

03

古今“素颜美学”的对比

虽然古代和现代的“素颜美学”都强调简单、自然的美,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古代文人更注重内在品质的体现,强调“素”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而现代的“素颜美学”则更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强调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这种差异反映了时代背景的不同。古代文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更注重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而现代社会则更注重外在形象和视觉效果,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影响下,外在形象成为人们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的重要方式。

04

结语

“素颜美学”作为一种美学追求,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从古代文人的诗词、绘画到现代的短视频变装,展现了不同时代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虽然古今“素颜美学”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对简单、自然之美的追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