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眠时出汗多怎么办?医生和护理专家这样建议
婴儿睡眠时出汗多怎么办?医生和护理专家这样建议
婴儿睡眠时出汗多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入睡后的1-2小时内,这种情况更为明显。那么,婴儿睡眠时出汗多究竟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处理?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病例,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病例介绍
娜娜,女,37周剖宫产出生,目前10个月大。家长反映,娜娜晚上睡觉时经常出汗,特别是在入睡后的2小时内,头部和颈部出汗尤为严重,有时甚至能将枕头和床单汗湿。但一旦睡醒,出汗情况就会明显减轻。目前,娜娜采用纯母乳喂养,每天奶量约为700毫升,每天补充1粒维生素D,辅食添加频率为1-2次/天,已添加米面类、蔬菜和肉类。身高72厘米,体重8.2公斤,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可见轻度的肋缘外翻。
名医答疑
出汗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通过出汗可以调节体温并影响水盐代谢。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尤其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刚入睡时或入睡后1-2小时内,脑电波处于浅睡眠状态,并逐渐从浅睡进入深睡眠状态,此时,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出汗较多。
因此,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动好的小儿,在活动后、夜间入睡后1~2小时内出汗,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为生理性多汗,俗称为生理性盗汗。如宝宝入睡前活动过多,吃得过饱,可使机体产热增加,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也可造成宝宝睡后出汗较多。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疾病会导致宝宝多汗,如一些感染性疾病、营养性佝偻病初期等。如宝宝除了有多汗外,同时伴有低热、食欲下降、消瘦或烦躁、哭闹等,应及时就医,请医生诊治排除疾病导致的多汗。
娜娜现身高体重处于同龄小朋友的平均水平,生长发育好,母乳喂养,奶量充足,达700毫升/天,可保证足够的钙摄入,辅食合理多样,规律补充维生素D,同时无其他临床表现如低热、咳嗽、食欲下降、烦操哭闹等症状,无肺结核家族史,考虑为生理性多汗可能。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 除了合理喂养,均衡膳食外,增加户外活动
- 注意定期带宝宝进行健康体检,监测体格生长发育
- 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IU,预防营养性佝偻病
- 如有生长发育异常或疾病征象,如骨骼发育畸形、发热、体重增长不良或不增、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护理专家建议
可以通过以下护理方法避免过多出汗:
- 入睡前适当限制过多的兴奋性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
- 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
- 卧室温度不宜过高,以 20~25℃为宜,相对湿度约60%~70%。
- 孩子睡眠时应着宽松棉质睡衣裤,被子不宜过厚过重。
- 床上用品应干爽、清洁,孩子睡眠时可在背部和枕部垫棉质的汗巾,在进入深睡状态后可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以保证舒适的睡眠。
- 孩子要参加体育或户外活动时,事先在内衣内垫上汗巾,活动后擦干汗水,保持皮肤和内衣干爽清洁。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