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科普:了解这个罕见病
渐冻症科普:了解这个罕见病
渐冻症,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肌肉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渐冻症患者约2.3万例,目前我国约有6至10万名渐冻症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0%到20%。
病因复杂:遗传与环境的双重作用
渐冻症的发病并非完全由单一基因决定,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约10%的ALS病例为家族遗传型,其中SOD1基因突变占20%,其他相关基因如C9ORF72、FUS和TDP43也与疾病发生有关。5%~10%的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90%的患者无明显家族史,但可能受多种基因变异影响,这些变异在特定环境下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如重金属暴露、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等也可能诱发疾病。此外,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睡眠和营养不均等也可能触发疾病。
治疗进展:从药物到基因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ALS的方法,但一些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并延长生存期。药物治疗方面,利鲁唑和依达拉奉等药物能减缓病情发展。干细胞疗法,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显示出改善肌肉力量和肺功能的潜力。
近年来,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23年4月,美国FDA批准Qalsody上市,用于治疗SOD1突变所致的ALS。这是首款基于生物标志物获批的靶向疗法。国内药企神济昌华自主研发的AAV基因治疗药物SNUG01也取得积极进展,首例同情用药受试者完成满1年随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支持: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面对这一罕见病,患者不仅需要医疗支持,更需要全面的社会保障。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建议,应成立以神经内科为主的社区专业评估部门,科学评估患者失能等级,并将渐冻症患者纳入长期护理险保障范围。同时,社区养老食堂、健康驿站等助老设施也可向该类患者开放,提供全方位支持。
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但每一个患者都值得被关注和帮助。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支持,我们有望为渐冻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