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护眼保健品,缓解眼睛痒
叶黄素护眼保健品,缓解眼睛痒
最近,一款含有高量叶黄素的护眼保健品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50位营养师的实测结果,在连续服用14天后,他们的眼睛整体状况、干燥感、疲劳感、畏光等问题都有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来说,这款护眼保健品成为了他们的救星。如果你也正为眼睛痒而烦恼,不妨试试看这些富含叶黄素的产品吧!
叶黄素:护眼神器还是日常保健品?
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眼睛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还可能对视力造成长期损害。那么,有没有什么神奇的成分能够帮助我们保护眼睛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叶黄素,看看它究竟是护眼神器还是日常保健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叶黄素。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和花卉中。它在人体内主要集中在视网膜黄斑区域,具有过滤蓝光、抗氧化和抗炎等多重功效。这些作用对于保护视网膜免受伤害、减缓眼部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过滤蓝光的能力,对于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措施。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成年人每天应通过饮食摄入6-10mg的叶黄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临床研究是如何支持叶黄素对眼部健康的积极作用的。多项研究表明,补充叶黄素能够提高血液中叶黄素的浓度,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的风险。此外,对于青少年来说,补充叶黄素还有助于改善视觉功能,减少视疲劳。然而,这些研究的样本量和观察时间可能有限,因此需要更多的长期、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效果。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叶黄素并非万能的护眼神器。虽然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用眼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对眼睛造成损害,而这些损害是单纯依靠补充叶黄素所无法完全避免的。此外,叶黄素的适用人群也有一定的限制。虽然它适用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者、老年人以及患有眼部疾病的人群,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维护眼睛健康的关键。因此,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叶黄素来保护眼睛,而应该将其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与其他健康措施相结合。
如何正确选择叶黄素保健品?
现代人普遍3C使用过度,大量使用电脑、手机,加上没有好好适度休息,无形之中都在造成晶亮负担而危害健康,许多人因此寻求各种方式想维持晶亮健康,其中最热门且为人熟知的就是补充「叶黄素(Lutein)」。
然而叶黄素百百种,有的宣称单次补充量大,有的强调一吃见效,叶黄素的选择应该着重补充量?单方更加单纯好吸收?多元的选择让你无从下手!
专科医师陈韵臻为您破解选用叶黄素最常见的4大迷思,如何选购正确、安全且有效的叶黄素,轻松守护晶亮健康!
1. 叶黄素愈贵未必愈好:成分、比例、品质更重要
陈韵臻医师解释,晶亮组成中,由叶黄素和玉米黄(Zeaxanthin)等类胡萝卜素所构成,这些类胡萝卜素负责对抗光源、调节代谢、维持晶亮健康。但当使用过度时,体内叶黄素的浓度会大幅降低,造成保护力下降,而补充叶黄素可提高体内含量、延缓叶黄素消耗过快的问题。
因此价格并非叶黄素的选购重点,重要的是该产品是否具备可持续维持高浓度的成分、品质与比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发表研究证实,同时具备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黄金比例10:2时最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足量营养,晶亮有神!
2. 叶黄素单方效果佳?复方吸收率更好、功效更全面
市面上叶黄素主要可分为单方、复方2种,单方系指营养品成分仅含叶黄素,复方则是含有玉米黄素、花青素或维生素E等其他营养素。
部分厂牌宣称单方较纯、效果较好,但事实并非如此?陈韵臻医师说明,因叶黄素营养品添加复方,主要为提升吸收率、强化功效的保健效果。如同上述叶黄素加入玉米黄素更能帮助晶亮效果最大化。且部分复方另具有提升晶亮水润度、增加润泽的作用,市售就有复方叶黄素产品经人体临床实证可提升水润190%的产品,全放面照顾晶亮、维持健康。
3. 叶黄素剂量愈高愈好?选对型态才有效
叶黄素产品又可分游离型、酯化型2种。酯化型叶黄素的分子较大,需经过酵素消化才能吸收,补充效率会较低。而游离型叶黄素则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以FloraGlo®分子较小的游离型叶黄素为例:经临床实证连续补充28天,可提升体内叶黄素浓度520%,补充人体所需的足量晶亮营养。
4. 叶黄素一吃就见效?规律摄取效果好:随餐补充最有用
陈韵臻医师提醒,叶黄素需连续多周、长期且稳定地摄取才能提升体内浓度。宣称一日吃多颗或补充量过高不仅效果差,反会给予肝脏带来负担。
断断续续吃也无法让体内浓度达到一定标准,对提高叶黄素的浓度效果不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即建议,成人每日应摄取6毫克的叶黄素;国内卫福部则建议每日摄取量不应超过30毫克。
也因叶黄素为脂溶性的特质,搭配食物中的油脂可提升叶黄素的吸收率,建议可在早餐或午餐后补充,预先为一日的消耗做准备。
叶黄素复方成分守护晶亮一整天! 具认证、专利更安心
智利酒果:富含多酚化合物的浆果,具高浓度的花青素与飞燕草素(Delphinidin),若选用经临床研究的MaquiBright®专 利智利酒果萃取物,其花青素含量>35%、飞燕草素含量>20%,连续补充30天,水润感可提升50%。
山桑子:含丰富花青素(Anthocyanin),当中的矢车菊素(含C3G)能帮助提升夜 间辨别能力和提升舒适力。由于不同厂牌之山桑子花青素含量不同,建议选择经研究证实、具备高定量、高吸收力的山桑子萃取物厂牌,如日本专利萃取BS7®山桑子萃取物(花青素含量达37%)。
虾红素:虾红素属于天然的类胡萝卜素,有助于提升调节敏锐度、减缓不适感。以AstaZine®虾红素具备多项国际专业认证,浓度更高达10%。
亚仁麻油Omega-3:叶黄素属于脂溶性营养素,搭配亚仁麻油可提升叶黄素的吸收率。
坊间叶黄素推荐选择多元,选择有感的叶黄素很重要! 要如何挑到品质好有功效的叶黄素?陈韵臻医师建议,购买时建议游离型、原料出自于国际大厂、拥有合作认证与技术专利之产品,像是大研生医视易适叶黄素,采用FloraGlo®游离型叶黄素与ZeaONE®游离型玉米黄素,并以10:2黄金比例调配。
其复方搭配MaquiBright®智利酒果、BS7®山桑子、AstaZine®藻类虾红素、亚麻仁油和维生素E,具有多项科学实验与安全保证,经人体临床实证水润提升190%,并有第三方国际评鉴机构认证,Monde Selection评鉴取得特级金奖,成分、比例、品质或认证皆具公信力并达国际标准,补充安心、也能确保保健功效。
除了每日持续定量补充营养品,陈韵臻医师也提醒,日常使用3C习惯要多加注意,工作或休 憩追剧时,应注意与3C产品的距离,每隔20~30分钟定期养神休息或多看6公尺远方外。在营养和生活习惯双管齐下,保护晶亮健康!
功能性软糖:是保健品还是普通零食?
美白防晒、护眼护眠、增强免疫……当下,功能性软糖的功能可谓“无所不能”。7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功能性软糖甚至连保健食品可能都算不上,更不能代替药品。
太原市民胡女士从今年年初开始有些头晕,在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缺铁性贫血。在吃了一段时间药物之后,胡女士将目光锁定在了一款口感更好的补铁软糖上。根据宣传,2颗软糖含铁量20㎎,含铁量约等于714g牛肉、100g猪肝,每天最高食用6颗。胡女士吃了一个月实测下来,血红蛋白没有增加还降了几个值。胡女士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吃起了医院开的补铁片。对比后发现,1颗药品铁片含铁70㎎,相当于吃7颗软糖。
在电商平台搜索“功能性软糖”,随即跳出各种不同功效的产品,诸如叶黄素软糖、褪黑素软糖、益生菌软糖、胶原蛋白软糖、烟酰胺美白软糖等,不少软糖还被制成小熊、星星等各种可爱的形状,看起来令人颇有食欲。在一款月销为3万的补铁软糖评论区,购买者纷纷评论“好好吃,一打开有股葡萄的甜味,太适合我这种爱吃糖的人了。”“吃了一个酸酸甜甜的还有夹心,挺好吃的”。
山西晚报记者从客服处得到的配料表显示,这款产品的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麦芽糖醇糖浆、红枣浓缩、明胶、麦芽糖醇等,血红素铁排第8位。在这款产品上,也没有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识。
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关于保健食品的消费提示,其中,引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关于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市场上的保健品一般指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一般在剂量上无要求。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只有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核认证通过的合格保健品,才会颁发保健食品的标志。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保健食品,不管是在国内生产,还是国外生产,必须有“蓝帽子”标志才能正常流通。
具体到功能性软糖,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在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中正式纳入了凝胶糖果(软糖)这一类别。但根据市场反馈和业内认可,上述提及的功能性软糖并非保健食品。而宣称具有各种效用的软糖已被“功能性食品”这个概念所代替。也就是说,所谓“功能性食品”实际上只是食品。
面对功能性食品,消费者更应该明确,自己是否需要补充营养素?该补充哪些营养素?又该补到什么程度?“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披着保健品功效的真零食,也有暗藏药品功效的‘假零食’。”业内人士林先生表示,市场多样化值得鼓励,但普通消费者毕竟不是专业人群,有时会因为一个广告就被“种草”,点开链接就购买。因此功能性食品不仅在上市前需要被监管,上市后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
不少业内专家同时表示,普通人群身体所需的营养素还应从每日正常的饮食摄取,功能性食品仅是一种膳食补充,不可过度依赖。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还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来源: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