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庆大学城三中:一场马拉松背后的教育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庆大学城三中:一场马拉松背后的教育创新

引用
新华网
8
来源
1.
http://www.cq.xinhuanet.com/20241231/ac7e345971244890a6c1a647395f452c/c.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8A0494K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LMEVSV05566ULF.html
4.
https://zuicool.com/events?when=3
5.
https://news.dayoo.com/guangdong/202412/16/139996_54761598.htm
6.
https://zuicool.com/events?regtype=comingend
7.
https://lanjingshare.qtvnews.com/share-html/lanjing/share/newsDetailsLj.html?id=16358455
8.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5/01-23/10358911.shtml

2024年12月26日,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比赛正在火热进行。全校95%以上的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可以选择1公里、3公里或5公里的赛程。这场马拉松与众不同:没有计时器,不设最好成绩,只要全程参与就能获得奖励。这场名为“阳光”的校园马拉松,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体育活动,更是学校推进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尝试。

01

从“要我跑”到“我要跑”:体育教育的创新实践

“无体育不南开”——作为南开共同体的一员,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将这一理念贯彻得淋漓尽致。学校提出了“天天有运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每期有运动会”的目标,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团队精神。

初二三班班主任刘强老师分享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刚接手这个班级时,他发现很多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存在困难。于是,他决定每天带领学生们在400米的操场上跑步。起初,一些体型偏胖的孩子连一圈都跑不完,常常喊着“累死了”。但刘老师没有为他们设置终点,而是鼓励大家每天坚持,最终一定会战胜自我。

一年半过去了,每天早晨7:15开始晨跑,已经成为初二三班学生的固定习惯。同学们不仅体型有了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运动中找到了自信,学会了坚持。初二三班的吴浩轩同学参加了这次马拉松5公里的组别。他说,跑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遇到困难不再退缩,即使放假,他也依然坚持每天跑步。

02

家校共育:让运动成为生活方式

这场校园马拉松不仅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参与,更有近70位家长积极响应。他们与孩子们并肩奔跑,在运动中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克服困难。这种家校合作的模式,让运动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大三中党总支书记李先全表示,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是一种科学、文化、精神和实践的综合体现。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与自己比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家长的参与,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运动的意义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03

体育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这场马拉松中,学校特别强调了“平安”“个性”“诚信”“协同”的理念。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竞赛,而是一次关于成长的体验。学校德育主任罗斌说:“从‘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来看,‘体’的实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甚至找到人生目标。”

在这场马拉松中,每个完成赛程的学生都获得了奖状。这种“全员胜利”的设计,体现了学校对体育精神的独特理解:体育不仅仅是竞争,更是一种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初二三班班主任刘强所说:“运动使人更阳光,这也是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战胜困难的一种决心。”

04

结语:让运动照亮未来

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的这场“阳光”校园马拉松,让我们看到了体育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它不仅注重竞技成绩,更强调参与过程;它不仅局限于校园,更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几节体育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塑造健全人格。让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学校像大三中一样,用创新的体育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