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央视网络春晚,四川企业让古画“活”起来
AI赋能央视网络春晚,四川企业让古画“活”起来
在2025年央视网络春晚上,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视听盛宴惊艳了全国观众。这场晚会背后,有一家来自四川的AI企业——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多个节目提供了AIGC(人工智能内容自动生成)技术支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实现了完美融合。
AI“复活”古画,600岁《富春山居图》重现全貌
在创意节目《燕归巢》中,艾门韦思团队运用AI技术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创作。他们成功“复活”了元代画家黄公望及其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
这幅画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在AI技术的助力下,这幅分离数百年的名画首次在央视舞台上实现“合璧”。
为了实现这一创意,艾门韦思团队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AI形象设计:团队参考黄公望的雕像、画像及元代服饰,通过AI工具生成了数百张不同风格的画像,最终确定了黄公望的虚拟形象。
3D数字人复原:运用AI模型反向生成技术,将2D图像转化为3D模型,并经过模型绑定、修复、重新拓扑、表情绑定、贴图重绘等步骤,打造出栩栩如生的3D CG数字人。
动作捕捉与交互: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红外或惯性动捕技术,而是创新性地使用了AI摄像头人物姿态动态捕捉反推技术。通过十余次AI模拟彩排,确保虚拟形象与现场演员的精准交互。
多元艺术融合,展现AI技术无限可能
除了《燕归巢》,艾门韦思还为多个节目提供了AI技术支持:
《春日花招》:运用AI生成技术,创造出如梦似幻的舞台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中华形》:将古典舞与AI技术相结合,展现中国建筑的几何美学与文化内涵。
《我的家乡最闪耀5.0》:通过AI技术呈现各地特色风光,展现祖国大好河山。
《莫扎特入梦红楼》:让西方古典音乐与东方古典文学在AI技术的助力下实现跨界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艾门韦思还负责了网络春晚小剧场以及先导片《时空客栈》的制作。先导片分为六个章节,从嫦娥奔月的古代传说到未来科技的跨越,展现了AIGC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无限可能。
深耕西南市场,推动AIGC技术落地应用
晚会当天,艾门韦思成都子公司正式成为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孵化企业。双方将携手推动AIGC技术在西南市场的应用,为文化创意、影视娱乐、教育等行业提供更具创新性的服务。
艾门韦思创始人黄楚杰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AIGC领域,为更多视频内容创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方案,助力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这场央视网络春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AI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应用的一次重要突破。通过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AI技术正在为艺术创作插上科技翅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