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洋亲当矢石:古代勇士的典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洋亲当矢石:古代勇士的典范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baike.weixin.qq.com/v52995124.htm?baike_inner=chain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VGIEKE05566XQC.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97617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BRL0PP05566N7W.html
5.
https://www.sohu.com/a/791446247_121850585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B%98%E7%BA%AC/3308004
7.
https://www.sohu.com/a/848509721_121720191
8.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4A05HTK00
9.
https://www.sohu.com/a/756983718_353840
1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94313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2/07/80340537_1119175009.shtml
12.
https://www.bjmy.gov.cn/stmy/zjmy/mysz/202412/t20241217_458558.html

“亲当矢石”这个成语,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形容将帅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公元550年,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成为文宣帝。他以鲜卑化的汉人身份,凭借勇猛善战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甚至亲自面对敌军的箭雨和石阵,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领导力。

01

高洋的英勇事迹

高洋是高欢次子、高澄的胞弟。他幼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贫苦困顿中度过的。当时高欢刚投靠尔朱荣,家徒四壁,他母亲娄昭君经常为一家人的衣食而发愁,有一次抱怨道:“我们可怎么活啊?”高洋当时还不会说话,却突然应声说:“能活”。娄昭君十分吃惊,甚至吓得说不出话来,而高欢却哈哈大笑,说此子将来必有大作为。

高洋十岁时,高欢曾拿出一团乱麻,叫几个儿子试着解开,以考察他们的见识。兄弟几个都被搞得手忙脚乱,还是解不开。唯有高洋拔刀就砍,说:“乱者须斩!”高欢对他的这个做法感到十分满意,夸赞说:“这个孩子的见识超过了我!”

这也是“快刀斩乱麻”成语的由来。

再比如生擒彭乐。为了培养儿子们的作战能力,高洋十二岁时,高欢让几个儿子各带一队兵马出行,然后派全副武装的骑兵假装攻击他们。高澄等人遇“敌”惊慌失措,高洋却临危不乱,十分冷静地指挥士兵厮杀,佯装敌人的大将彭乐怕伤害公子,便脱下伪装表露身份,并说明高欢用意,但高洋毫不领情,也毫不懈怠,还是将他生擒后献给了高欢。

02

“亲当矢石”的历史应用

“亲当矢石”在后世被广泛用于形容将领身先士卒的英勇行为。例如,在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在平定三镇叛乱时,就展现了这种英勇精神。

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汪家庄人,五代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因他脖子上有一只飞雀的刺青,所以人们又叫他郭雀儿。

后周太祖郭威

五代时期,大名先后作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陪都,历史近29年之久。在这期间,发迹了雄才大略的后周太祖皇帝——郭威。

郭威(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尧山汪家庄人,五代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因他脖子上有一只飞雀的刺青,所以人们又叫他郭雀儿。

后周太祖郭威

PART.01

少壮投军,结缘柴氏

郭威出生后不久,任顺州(治今北京市顺义区)刺史的父亲郭简,就被幽州(治今北京市西南)节度使刘仁恭所杀。3岁时,母亲王氏不幸辞世,他成为了孤儿,先后由姨母韩氏、太原人常思和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市)人常氏抚养长大。郭威18岁时,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兵士,他去应招,李继韬便收留他在身边做“牙兵”。郭威长得很魁梧,勇力过人,李继韬很欣赏他,有什么小的过失也经常迁就他。郭威好斗,喜欢赌博,又好喝酒,但有时也喜欢打抱不平。一天,郭威又到街上闲逛,有一个屠户欺行霸市,非常跋扈,大家都很害怕他。喝了点酒的郭威不服气地走到这个屠户跟前,让他割肉,然后找茬骂他,那个屠户知道郭威不好惹,但最终还是忍不住与郭威开始了对骂。郭威一时性起抄起肉案上的刀子就捅进了他的肚子,结果屠户一命呜呼,郭威被抓进了监狱。李继韬佩服他的勇气和胆量,暗中将他放了,并又招为麾下。后来李继韬被李存勖派兵攻灭,将其部属编入自己的亲军“从马直”(即禁卫军),21岁的郭威也在其中,而且因通书算而当上了军吏。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时任鸿沟邮舍队长的郭威,在鸿沟(即汴河,鸿沟为战国时的称谓)旁偶遇因大风雨在旅店停留数日的同里柴家庄的后唐庄宗嫔御柴守玉,俩人一见钟情,结为了夫妻。柴守玉拿出自己存有的500万缗钱,助郭威“得为军司”。之后,他在柴守玉的叮咛下,认真阅读《阃外春秋》,并随身携带,有空闲便看,对历史上的存亡治乱之事,治国用兵之道悉心研讨,因而略通兵法,见识大增,政治逐渐成熟,处事不再卤莽,作战英勇而不断得到提拔升迁。

PART.02

戎马倥偬,辅佐后汉

后来郭威一直跟随后唐、后晋大将刘知远南征北战,不论刘知远调任何处,他都跟随左右而成心腹。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正月初一,契丹进犯京师开封,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后晋灭亡。在契丹灭后晋时,郭威和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等力劝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称帝。二月十五日,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六月,刘知远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郭威因助刘知远称帝有功,于当年七月由牙将一下升擢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他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整治军务,平定天下,日夜操劳,被视为股肱之臣。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刘知远不幸病逝,郭威和史弘肇、苏逢吉、杨邠等同时受命为顾命大臣,立其次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郭威被任命为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权。当时河中(治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节度使李守贞、永兴(治今陕西西安市)节度使赵思绾、凤翔(治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区南)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同年八月,郭威临危受命,被拜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节度诸军。郭威至河中后采取围而不打战术,消耗对方实力。他平易近人,广交将士和文臣,两军交锋时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与将士同甘共苦。对立功者,给予厚赏;对伤病人员,亲自慰问关照,深得将士们的拥戴。他虚心接受不同的建议,团结将士,不计前嫌,使将士和睦上下一心,提高了士气和战斗力。李守贞屡次突围,均被挫败,相持日久,城中粮草俱尽。乾祐二年(949年)七月,郭威下令四面攻打,一举攻进河中城中,李守贞自焚而死。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郭威得胜还朝,不肯独受重赏,推功给在朝诸大臣和将士,隐帝因此遍赏诸大臣及诸藩镇。郭威不居功自傲,不贪恋官物,淡泊名利的做法,不仅取得了内外诸大臣的好感,而且声誉日隆,威望大增,博得了朝野军民的敬重。

郭威养子周世宗柴荣雕像

郭威临行之际,对朝中之事很不放心,他在辞行时语重心长地对隐帝说:“太后从先帝久,多历天下事,陛下富于春秋,有事宜禀其教而行之。亲近忠直,放远谗邪,善恶之间,所宜明审。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皆先帝旧臣,尽忠徇国,愿陛下推心任之,必无败失。至于疆场之事,臣愿竭其愚驽,庶不负驱策。”隐帝听后“敛容谢之”,表示一定做到,可这时他已隐隐担心郭威等顾命老臣们,会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了。

郭威到大名后,加强城防,固守城池,积极备战防御契丹,“以河北困弊,戒边将谨守疆场,严守备,无得出侵掠,契丹入寇,则坚壁清野以待之。”使得契丹在郭威镇守大名期间,未敢再向后汉发动大的侵略战争。

PART.04

起兵大名,建立后周

而就在郭威镇守大名的当年十一月,隐帝刘承祐不甘心大权旁落,听信舅舅李业、宠臣郭允明等谗言,不顾李太后的劝阻,执意要清除后汉分管行政、警卫、财政大权的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将其势力连根拔除。十三日早朝,史弘肇、杨邠、王章上朝议事,刚走到广政殿东廊之下,就被隐帝事先埋伏在宫殿内的几十名武士杀死。之后,隐帝以“谋反罪”宣示朝野,下令诛杀了三人的家人、亲戚、党与、傔从。杀了杨、史、王三人之后,隐帝立即派遣供奉官孟业持密诏至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市)及邺都,令其舅舅镇宁军节度使李洪义杀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令邺都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后改名郭崇)杀郭威及监军、宣徽南院使王峻二人,企图一举铲除前朝权臣势力。同时隐帝又命权知开封府事刘铢诛杀了郭威留在京城内的继室张氏,其子郭青哥、郭意哥及三女儿郭氏,侄子郭守筠、郭奉超、郭定哥;养子郭荣的原配之妻刘氏,儿子柴宗谊(又名柴宜哥)、柴宗诚(柴诚)、柴宗諴等全部家属子侄十余人和

03

对高洋的评价

高洋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前半生英明果断,后半生因嗜酒而暴毙。他通过韬光养晦、装疯卖傻成功躲过了兄长高澄的猜忌。高洋称帝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晚年因嗜酒而暴毙。

高洋不是圣人,他也想做皇帝,但高欢专政十五年,都未曾做过称帝的准备;高澄直到去世前才始有称帝的打算;而今,他继承父兄之业才不过一年,无论是功勋还是名望都不如父兄,草率称帝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这也是大多数群臣反对的理由。

但是,那个纷乱的时代,却将机会推到了他面前。东魏武定八年(550),呈鼎足之势的东魏、西魏和萧梁之间,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西魏的掌权者字文泰将军政权力高度集中,而且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府兵制、六官制等,西魏皇室已被极度边缘化,改朝换代随时可能发生。

正如徐之才与杜弼辩论中所言:现在的东西魏之争在于谁先称帝。两魏皇室实际是双方为了打击对方而抓北魏皇族来充的门面,现在已过去了近二十年,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先推翻了东魏,宇文泰必然会效仿,所以必须当机立断,抢占先机。

“亲当矢石”所代表的英勇精神,在高洋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不仅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更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虽然他的晚年因嗜酒而暴毙,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对北齐的贡献,使其成为古代勇士的典范,也使得“亲当矢石”这个成语流传至今,象征着为了共同利益而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的伟大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