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指南:冬季痛风患者这样吃最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指南:冬季痛风患者这样吃最安全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210/c14739-40176679.html
2.
https://www.qz.gov.cn/art/2024/2/22/art_1229568211_59035661.html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07347.html
4.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mxfcrxjb/202405/t20240509_4821234.htm
5.
http://www.nq.gov.cn/nqzd/nqztzl/rdzl/spaq/202405/e87245b83f174370aa9ace990bd3040d.shtml
6.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95562
7.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spaqfxjc/202406/t20240619_4845271.htm
8.
https://cfnews.com.cn/hangyejiandu/detail/55010.html

冬季是痛风的高发季节,寒冷的天气、丰盛的饮食和减少的运动量,都可能成为痛风发作的诱因。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痛风患者提供了全面的营养调理建议。结合冬季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痛风。

01

七大核心原则,构建健康饮食

指南提出了七大核心原则,涵盖了从食材到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建议。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无论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人群,都应该在食物多样、均衡营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每天应摄入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等各类食物,品种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合理调整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能量比例。食物中的嘌呤可经过人体代谢生成尿酸,过高的嘌呤摄入会增加尿酸产生,易引起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要科学选择食材,以低嘌呤膳食为主,严格控制膳食中嘌呤含量。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应尽量避免选择。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虽然大豆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宜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每天全谷物食物不低于主食量的30%,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g。另外,每个个体对食物的反应程度不同,有痛风发作病史的人群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要尽量避免食用既往诱发痛风发作的食物。

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新鲜蔬菜(如菊苣、鲜百合)、水果(如富含维生素 C 的樱桃、草莓等)、植物性饮料(如无糖咖啡、茶)和草本植物(如薏苡仁、益智仁)等通常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如生物碱类、酚酸、黄酮类、芪类及苷类等,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改善高尿酸血症,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建议每天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500g,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应当占一半以上。乳蛋白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鼓励每天摄入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200~350g。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mL。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酒精还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部分酒类还含有嘌呤,通常黄酒的嘌呤含量较高,其次是啤酒。白酒的嘌呤含量虽然低,但是白酒的酒精度数较高,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因此,应限制饮酒,且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合理的食物烹饪和加工方式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减少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提倡肉类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其嘌呤、盐分含量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不宜食用。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经常食用生冷食品如冰激凌、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同时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少吃生冷食品。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超重肥胖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在满足每天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同时,避免过度节食和减重速度过快,以每周减低0.5~1.0kg为宜,最终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对于超重肥胖人群每天可减少250~500kcal的能量摄入,并通过运动消耗250~500kcal的能量。18岁至64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18.5~23.9kg/m2,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20.0~26.9kg/m2。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逐步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力量、柔韧性等,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运动强度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应从低强度开始,逐步过渡至中等强度,避免过量运动。有氧运动以每周4~5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痛风性关节炎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痛风患者控制病情的必要条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养成规律作息、劳逸结合的习惯。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辨证辨体,因人施膳

从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生活条件等的变化来看,先天脾胃虚弱,或后天饮食失养,损伤脾胃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失调、湿浊内生是痛风反复不愈的症结所在。痛风食养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推荐食用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脾主肌肉,选择和缓、少量、持续的运动方式,可以使筋骨舒展,脾胃得健。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常见中医证型,合理膳食。湿浊证:常见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和痛风间歇期,该类人群以痰湿体质多见,应避免寒冷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严格控制肥甘厚味,即限制嘌呤和蛋白质的总摄入量,低盐膳食,尤其避免食用甜、油腻、酸、涩食物;可食用薏苡仁、橘皮、茯苓代茶饮。湿热证: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以湿热体质多见,除严格限制嘌呤、蛋白质的摄入之外,尤其应该限盐和烟酒,避免外感风寒、风热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推荐食用山竹、西瓜、荸荠等,可用赤小豆、木瓜、薏苡仁等煮汤饮用。痰瘀证:常见于痛风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该类人群多见血瘀和痰湿体质。患者应多饮水,严格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和高盐膳食,可食用木耳、山楂、桃仁等。脾肾亏虚证: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人群,主要表现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活动不灵活、僵硬或变形,腰膝酸软,乏力明显,肢体困倦沉重,腹胀,大便黏滞或溏稀。舌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沉细。

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膳食习惯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因时制宜,分季调理。春季养肝,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以每天所需能量为基础摄入碳水化合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夏季暑热,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推荐吃丝瓜、冬瓜等,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畜肉,少吃生冷。秋季暑气渐消,燥气当道,起居应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少吃鱼、虾、螃蟹,推荐吃莲子、莲藕、荸荠、百合等甘凉、生津、润燥之品。冬季温补,起居应早卧晚起,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膳食上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摄入。此外,痛风性关节炎遇冷容易诱发,在气候冷热交替的秋冬、夏秋季节要注意保暖,夏季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

02

冬季痛风高发,这些原因要警惕

冬季为什么容易引发痛风?从中医角度来看,痛风属于“痹症”范畴,与风、寒、湿三气杂至有关。西医则认为,四肢末端关节周围皮下脂肪肌肉含量少,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下肢保暖不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尿酸溶解度下降,从而引发尿酸盐沉积。

此外,冬季人们往往运动量减少,而高嘌呤食物(如火锅、烤串)和酒精的摄入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体重增加,影响身体代谢,进而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03

中医调理方案,助力冬季养生

中医提供了多种调理方法,可以帮助痛风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食疗养护

推荐食用山药、莲子、扁豆、芡实、冬瓜、藕片等食材,这些食物有利于调理脾胃、祛湿排酸。以下是三个实用的食疗方:

  • 薏仁山药粥:薏苡仁3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将薏苡仁浸泡12小时,山药去皮切块,加入粳米与水一起煮粥。分2次食用,每日1剂。具有健脾补肾、益气祛湿功效,适合高尿酸血症、痛风慢性期。

  • 芹菜胡萝卜汤:芹菜150克,胡萝卜200克。将芹菜切段,胡萝卜切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半小时。每日2次服食,每日1剂。具有益肝健脾、清热利尿之功效,适合高尿酸血症、痛风慢性期。

  • 茯苓玉米须代茶饮:茯苓35克、干玉米须510克。将茯苓、玉米须洗净后控干,放入保温杯或玻璃杯中,每次倒入开水200300毫升,泡1015分钟,亦可煮水,代茶饮。具有利水消肿、清热除湿功效,适合痛风慢性期、高尿酸血症的辅助调治。

中药外敷

双柏散是一种经典验方,由侧柏叶35克、大黄35克、黄柏18克、薄荷18克、泽兰18克、醋延胡索9克组成。将这些药材共制细末,用热开水加蜂蜜调成膏状,涂在塑料膜上,厚度12cm,包裹关节肿痛处。每日12次,每次2~3小时,5次为1疗程。具有活血逐瘀、消肿止痛功效,适合痛风急性期。

穴位按揉

推荐按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昆仑、内庭、涌泉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约23分钟,每日12次,也可用艾条灸疗。具有清热利湿、化痰通络、补益肝肾之效,适合高尿酸血症、痛风慢性期的辅助调治。

艾叶泡脚

取艾叶1015克,加水10001500毫升,煎煮约10分钟,倒入水盆,待水温约40度左右时泡脚。每次时间20~30分钟。艾叶具有温中逐冷除湿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适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慢性期,急性期禁用。

04

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冬季饮食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选择低嘌呤食材,如鸡蛋、牛奶等
  • 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量,每天不少于500g
  • 限制果糖含量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果脯蜜饯等
  •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天2000~3000mL
  • 限制饮酒,尤其是黄酒和啤酒

05

结语

冬季痛风的预防和调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饮食、生活方式到中医调理等多方面入手。通过遵循国家卫健委的指南,结合中医调理方法,痛风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基础,坚持下去,才能真正远离痛风的困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