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预防耳鸣有妙招,这些穴位要记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预防耳鸣有妙招,这些穴位要记牢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vc_13066803862329329366
2.
https://www.carm.org.cn/kpgy/kjzyfwjcx/art/2024/art_5d5fd1f1d0f1485994e344994c4ea9ca.html
3.
https://www.edh.tw/article/26076
4.
https://www.xy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21765.html
5.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56802&v=1.3&sid=67
6.
https://www.aimhealthyu.com/tw/article/159/tinnitus-chinese-medicine-solution
7.
https://www.imagingcoe.org/tw/article/198/pulse-tinnitus-chinese-medicine-guide
8.
https://www.ayfy.com/info/1186/24390.htm
9.
https://www.tinnitus-light.org/tinnitus_intro.asp?id=1573&pagenumber=1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爱耳日活动中,专家们通过义诊、科普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在这些活动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耳鸣症状,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失眠、情绪波动等问题。

耳鸣,这种在外界无声源的情况下,病人自觉耳内鸣响的症状,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在中医理论中,耳鸣的病因病机与“风”“火”“痰”“虚”“瘀”“毒”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外感风邪、肝火旺盛、痰热内阻、脏腑虚损、瘀血阻络、外感邪毒等都可能导致耳鸣。从临床观察来看,实证多与肝胆火盛、痰浊、瘀血相关,而虚证则与肾、脾、肝、心、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预防耳鸣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简单易行的就是穴位按摩。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1. 中渚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此穴,力度由轻到重,以感觉酸胀为度,每次按压3-5分钟。

  2.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按压此穴,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

  3.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用拇指按压,每次3-5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

  4.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用拇指按压,每次3-5分钟,力度适中。

除了穴位按摩,中医还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耳鸣。比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增强体质等。

此外,中医还提倡使用一些具有养阴清热、滋补肝肾作用的中药来预防耳鸣。比如枸杞子、菊花、麦冬、熟地黄等,可以泡茶饮用,长期坚持对预防耳鸣有一定效果。

总之,耳鸣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同样需要警惕。通过中医的预防方法,如穴位按摩、调整生活方式、服用养生茶等,可以有效预防耳鸣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耳鸣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