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肿瘤医院最新研究:肿瘤患者应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北大肿瘤医院最新研究:肿瘤患者应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根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最新研究,酒精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种风险主要由总量和前期摄入量驱动。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酒精对肿瘤患者的潜在危害。
酒精对肿瘤患者的多重危害
酒精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其代谢产物乙醛可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饮酒不仅会加速疾病进展,还会带来多重危害:
刺激肿瘤生长: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具有致癌性,可直接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酒精会促进胃肠道对其他有害物质的吸收,进一步增加癌症风险。
降低药物疗效:化疗中的肿瘤患者胃肠功能较弱,酒精会进一步损伤胃黏膜,影响药物吸收,降低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胃溃疡或穿孔等并发症。
削弱免疫力:酒精会加速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损害免疫细胞和因子,降低机体抗病能力。这对于正在与癌症斗争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影响营养吸收:酒精直接刺激消化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加重营养不良。而良好的营养状态是肿瘤患者康复的重要基础。
临床数据揭示酒精与癌症的密切关系
临床数据显示,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与酒精摄入有关。具体来说,每18个癌症病例中就有1个与饮酒相关。酒精与多种癌症类型密切相关,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
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酒精消费即使是少量也会带来健康风险。2019年全球有260万人因酒精消费而死亡,其中男性200万人,女性60万人。WHO建议:
- 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两份(约70毫升白酒)
- 女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一份(约35毫升白酒)
但考虑到肿瘤患者的特殊性,专家建议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应严格限制甚至避免饮酒。
科学饮食管理建议
为了更好地支持肿瘤患者的康复,建议采取以下饮食管理策略:
均衡营养:确保摄入全面的营养素,支持身体对抗疾病。可以参考《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实现全面均衡的饮食。
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减轻胃肠负担。特别是胃癌术后患者,应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
药食结合:根据病情和体质,在日常饮食中搭配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例如,放化疗患者可适量补充阿胶、红枣等,以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避免致癌食物:除了酒精,还应避免食用加工肉类、高盐食物和油炸食品等已被证实具有致癌风险的食物。
总之,肿瘤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科学管理饮食,为身体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在面对各种社交场合时,应以健康为重,必要时可使用“开车”、“备孕”等理由婉拒饮酒,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