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雪花引导牌:中国结艺术的现代演绎
北京冬奥会雪花引导牌:中国结艺术的现代演绎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花引导牌在灯光的映照下缓缓升起,每片雪花都以中国结为基础造型构建,简约而不失灵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团结与和谐的美好故事。
中国结,这一源自远古时期的绳编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了穿系、捆扎猎物而创造了最初的结绳技艺。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结开始大量应用于服饰和器物装饰,呈现出明显的兴盛之势。明清时期更是中国结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用途、名称和样式的结饰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形似灵芝的如意结。
如意结由四个醡浆草结组合而成,形态变化多端,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结式搭配。它不仅是一种精美的装饰品,更凝结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意结寓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因其形似灵芝,而灵芝在传说中是长生不老之药,被视为吉祥瑞草,因此如意结也象征着长寿祥瑞。在清代,如意结还被赋予了帝王孜孜求治、勤政自勉的含义,常作为朝臣进献皇室的贡物或皇帝赏赐大臣、宫妃的礼品。
北京冬奥会雪花引导牌的设计,正是对中国结艺术的现代诠释。设计师历时三年创作,将中国结的编织技艺与现代设计语言完美融合。每片雪花引导牌都以中国结为基础造型,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空灵的结构,展现了中国结艺术的精髓。当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在开幕式上舞动时,不仅营造出“燕山飞雪”的意境,更传递出“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的美好寓意。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其他设计领域也屡见不鲜。牡佳高铁七台河西站的站房设计,将雪花元素与冰刀造型相结合,站房内蓝白相间的顶棚上,10余朵白色“小雪花”簇拥一朵金色“大雪花”,展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深圳地铁12号线海上田园南站则将雪花、冰晶元素抽象概括为几何图形,通过蓝白色调和灯光效果,营造出清凉的冰雪氛围。上海市中山公园的《剪云雕雪》艺术装置,更是以280余朵手工编织的雪花,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
从北京冬奥会的雪花引导牌到各类公共艺术装置,中国结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一种视觉符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传递着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吉祥的美好愿望。正如雪花虽瞬息万变却遵循内在秩序,中国结艺术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展现出永恒的魅力。